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6期
编号:13432189
胆汁淤积型肝炎治疗中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应用价值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
     3 讨论

    胆汁淤积型肝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疾病, 由于该病病情比较复杂, 通常与酒精、药物、感染以及妊娠等存在着较大的关系, 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据李新文等[3]研究结果发现, 肝病通常是由于肝脏的合成能力降低, 导致机体内源性腺苷蛋氨酸含量减低, 使得Na+-K+-ATP酶的泵功能下降, 从而造成患者内环境发生紊乱, 最终加重了胆汁淤积。以往, 在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时, 通常采用甘草酸苷、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 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治疗效果不理想[4, 5]。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属于一种加急供体及生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前体, 可参与机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甲基供体能够增加膜磷脂的生物合成, 提高膜的流动性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