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26
编号:13808676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6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 依据是否吸入糖皮质激素分为吸入组(43例)与未吸入组(107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吸入组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3级与4级的占比分别为41.67%、27.78%, 明显高于未吸入组的13.10%、5.95%, GOLD 2级占比22.22%明显低于未吸入组的7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CURB-65评分与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降低无创机械通气的风险密切相关[OR=0.434, 95%CI=(0.203, 0.921), P=0.028<0.05], 与有创机械通气、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入住ICU、30 d病死率无关联(P>0.05)。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预后的未具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吸入糖皮质激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21

    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由于患者的机体机能与免疫力较弱, 因而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较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 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需要予以良好的治疗[1]。以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 但效果欠佳;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 医生多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方式[2]。本文探讨分析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 以便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150例, 其中男59例, 女91例;平均年龄(51.5±4.9)岁。依据是否吸入糖皮质激素将其分为吸入组(43例)与未吸入组(107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 2 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诊断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的白细胞>10×109/L或<4×109/L, 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③均获得家属的完全同意。

    1. 3 排除标准 ①入院48 h后发生的肺炎;②存在支气管哮喘史;③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1. 4 方法 患者入院后, 需要对其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明确,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近3个月内GLOD分级、入院当天PSI分级/CURB-65评分、血常规与生化检查、影像学资料, 其中CURB-65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意识障碍、血尿素氮>7.14 mmol/L、呼吸频率≥30次/min、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年龄≥65岁。

    1. 5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单因素与多因素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式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吸入组患者的GOLD 3级与4级的占比分别为41.67%、27.78%, 明显高于未吸入组的13.10%、5.95%, GOLD 2级占比22.22%明显低于未吸入组的7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CURB-65评分与PSI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情况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降低无创机械通气的风险密切相关[OR=0.434, 95%CI=(0.203, 0.921), P=0.028<0.05], 与有创机械通气、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入住ICU、30 d病死率无关联(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而言, 随着病程的发展, 大部分会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从而对其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缓解不良症状, 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3, 4]。

    在目前现有的治疗水平与技术条件下, 临床中多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方式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能够对气道核因子κB的表达进行抑制, 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白细胞介素(IL)-1、IL-6、IL-8等水平[5];但相关学者的研究显示, 不论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 其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PSI分级/CURB-65评分并未具有显著差异, 此结果说明糖皮质激素将不会对全身的免疫功能造成不良影响[6, 7], 正如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CURB-65評分与PSI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部分学者的研究显示, 对于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而言, 其肺炎已极其严重, 诸多的炎性因子已聚集在肺部, 由于糖皮质激素仅能够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因而无法对该类患者产生良好的作用[8];然而对于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而言, 患者的肺部并未具有较大量的炎性因子, 因而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效果, 进而能够对其预后进行良好的改善[9, 10], 正如本研究的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降低无创机械通气的风险密切相关[OR=0.434, 95%CI=(0.203, 0.921), P=0.028<0.05], 与有创机械通气、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入住ICU、30 d病死率无关联(P>0.05)。, http://www.100md.com(缪秀丹 杨奕尤 陈矛 姚越峰 黎碧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