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30
编号:13796701
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30
     3 讨论

    临床上,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但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导致母乳性黄疸发病的原因是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是胆红素在肠肝循环中的增加而造成的[6]。有相关研究指出, 在母乳中含有一种物质, 为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当该物质的活性增强、含量上增时, 就会造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具有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键的作用, 从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生成, 而新生儿的小肠又会吸收胆红素, 从而导致胆红素进入到肠肝循环中, 引起新生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含量明显上增, 最终导致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7]。临床上, 母乳性黄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黄疸发生后, 其症状较轻, 一般患有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通常病情都为轻度及中度, 很少有出现重度的母乳性黄疸的患儿, 该疾病的特征为间接胆红素含量的增加。②足月儿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时间为生理性黄疸期内, 但母乳性黄疸并不会随着患儿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8]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