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46599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5日 王明毅
第1页

    参见附件(1544KB,2页)。

    王明毅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两组联合用药后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可能存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112例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ARB+CCB,56例)及对照组(利尿剂+CCB,56例),随访2年,观察两组血压、心率、CRP及血糖、血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压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治疗前后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血糖及血脂治疗前后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降压药物组合均可良好控制血压,且耐受性好。替米沙坦可明显降低CRP的浓度,有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作用,且无降压依赖性。

    【关键词】 替米沙坦 高血压 C反应蛋白 ARB

    【分类号】R544.1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更大。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起始治疗就应两种药物联用以利血压达标。近年来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更大。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起始治疗就应两种药物联用以利血压达标。近年来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两组联合用药后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可能存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