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4271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和降压药选择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胰岛素抵抗
第1页

    参见附件(2104KB,3页)。

    张学明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

    【摘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终末期肾病的发病危险明显增加。本文简述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并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选择进行了复习。目前的总体认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对糖代谢和糖尿病本身的作用为中性,甚至可产生一定的有益作用;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则可能对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当两者合用时,但现有的研究资料尚不能明确证实某一类型降压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无论使用何种药物,使患者的血压迅速、稳定地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剂 胰岛素抵抗 降压药 可能机制

    【分类号】R587.1;R544.1

    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估计[1],从2000~2030年,世界范围的糖尿病患病率将从1.72亿(患病率2.8%)增加至3.66亿(患病率4.4%),且约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20%~60%)[2],而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管合并症2~4
------
     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两种情况:①糖尿病继发高血压,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达40%~55%。②先有高血压而后出现糖尿病,在高血压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4%~36%。两者发病率的明显差异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有本质的区别。本文主要讨论前者,糖尿病继发高血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