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032437
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王嵘巍
第1页

    参见附件(175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特耐,parecoxi-sodium)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 ASAⅠ~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例。A组(n=30)静注特耐40 mg/5 ml(0.9%NS)。B组为对照组(n=30),静注0.9%NaCl溶液5 ml。若患者术后不能耐受疼痛,单次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50 mg。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1、2、6、12、24 h后VAS评分、术后24 h哌替啶用量和次数,并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2 h内A、B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满意度高、副反应少。结论:应用帕瑞昔布钠40 mg对LC术后镇痛有良好效果,且不增加副作用。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

    [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054-02

    帕瑞昔布钠注射液(特耐,辉瑞公司)是高选择性的环氧酶-2(COX-2)抑制剂的前体,可静脉给药(iv)和肌内注射(im),静脉注射后迅速转化成具有强效镇痛作用的伐地昔布,被证明可减少手术患者对鸦片类麻醉剂的需要[1]。本研究探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parecoxi-sodium)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09年12月间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 I~II级,年龄28~68岁,男36例,女24例,排除有阿片类药物长期服用史、NSAIDs过敏史、凝血功能紊乱、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 30例。A组(n=30)静注特耐40 mg/5 ml。B组为对照组(n=30),静注0.9%NaCl溶液5 ml。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3 μg/kg,顺阿曲库铵1.5~2.0 mg/kg,丙泊酚1.5~2.0 mg/kg。麻醉维持:吸入1.5%~2.5%七氟醚+持续静注丙泊酚,视手术时间间断追加顺阿曲库铵。人工气腹前静注芬太尼2 μg/kg。术中呼末CO2分压35~45 mmHg。患者完全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后送回病房。

    1.3术后镇痛

    A组(n=30)手术结束取出器械时静注特耐40 mg/5 ml(0.9%NS)。B组为对照组(n=30),静注0.9%NaCl溶液5 ml。若患者术后不能耐受疼痛,单次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50 mg。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1、2、6、12、24 h后VAS评分。VAS标准:0为完全无痛,10~40分为轻度疼痛,50~90分为重度疼痛,100分为剧痛,难以忍受。②记录术后24 h哌替啶用量和次数并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③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分为非常好、很好、好、一般、差等5级,由患者根据术后疼痛感觉和镇痛效果评定[1]。④术后2 h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非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24 h A组哌替啶使用量和次数较B组少(P<0.05)(表2)。术后24 h内A、B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且A组患者满意度高(表3)。A组恶心、呕吐例数略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由于A组哌替啶用量少,术后两组2 h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有了显著减少,但术后疼痛仍然存在。Ure[2]对1 000例LC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术后使用止痛剂的占73.8%,最严重的疼痛是术后第1天。Lane[3]将125例LC患者分成5组对比哌替啶和酮咯酸,结论认为手术开始前或结束后肌注酮咯酸都能显著减少术后疼痛。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环氧化酶(eyclooxygenase,COX)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成为前列腺素(PGs),从而发挥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用分子克隆已证实COX的两种同功酶COX-1和COX-2及其生理功能。COX-l为结构酶,COX-1及其产生它的信使核糖核酸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胃、肾、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正常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水平,各组织产生的前列腺素也保持相对恒定的浓度,以保持细胞正常的活动,包括保护胃黏膜,调节肾功能,保持血管扩张,调节血小板聚集。COX-2为诱导酶,在大多数组织中COX-2可能无表达或表达甚微,在炎症部位的COX-2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和疼痛时能促使花生四烯转化成PGs。

    帕瑞昔布是首种可静脉给药(iv)和肌内注射(im)的特异性的环氧酶-2(COX-2)抑制剂,其对COX-2和COX-1的最小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5和140 μmol/L,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强度比对COX-1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强2.8万倍,在治疗浓度时,帕瑞昔布能选择性的抑制COX-2,抑制PGs的合成,从而发挥镇痛和抗炎作用;而对COX-1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因而在发挥镇痛及抗炎作用的同时,不影响胃黏膜、血小板和肾功能功能。因此,帕瑞昔布不会出现像其他NSAIDs会产生严重的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如胃黏膜出现溃疡、出血甚至穿孔,具有更完全的抗炎和止痛作用。

    本试验结果显示,手术结束即刻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可显著地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24 h内(尤其12 h内)哌替啶用量,降低术后镇痛使用次数,降低术后VAS评分,明显提高术后24 h患者满意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