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032402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刘 川
第1页

    参见附件(1766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入院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并延续至出院后1年。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1、6、12个月的生活质量得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远期效果上。

    [关键词] 帕金森病;个性化;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远期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100-0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年以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震颤、运动障碍和肌肉僵直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1],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行为和心理的异常,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鉴此,笔者对本科收治的PD患者进行住院及出院后1年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旨在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PD的患者共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5~8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5年,平均(5.45±0.94)年。根据完全随机和知情同意的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职业、婚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护理人员相同,排除护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用药指导向患者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告知患者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配伍禁忌。请家属配合监督患者的服药情况,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不能随意停药或减量,要坚持长期治疗。

    1.2.2 心理干预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的人,人的健康受到这3方面的影响。住院期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倾听他们对病情及生活态度的叙述,对患者给予支持与关怀,以减轻患者的恐慌心理。

    1.2.3 康复训练 PD的康复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患者配备相应的康复治疗师,在治疗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依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康复锻炼:包括上下肢锻炼、重心移动、躯干运动、步态训练等,训练的关键是持之以恒。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康复师一起制定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

    1.2.4 家庭的配合 住院期间向家属解释家庭配合的重要性,嘱咐家属督促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带患者到医院复查。除积极配合治疗外,指导家属鼓励患者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耐心地解答他们在照顾患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使之能持之以恒地配合下去。

    1.2.5 饮食调理 PD患者的肌张力明显增高,肢体震颤,能量消耗相对增加,易出现疲劳的症状,根据患者的年龄、活动量给予制定适合的饮食,给予患者足够的热量和水分,同时考虑到食物的多样性;患者喉部肌肉运动障碍,导致吞咽困难,进食过快时可引起噎塞和呛咳,因此进食时要注意节律。

    1.2.6 预防并发症 注意居室的湿度、温度、通风及采光等,为患者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根据季节、天气等情况为患者增减衣服,决定患者的室外活动的方式以及强度。告知家属对于晚期的卧床患者要按时翻身,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尿便浸渍和压疮的发生。加强肌肉、关节的按摩,同时要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溃烂;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等措施,以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

    1.2.7 出院随访 定期电话回访,第1个月每周1次,第2、3个月每2周1次,以后每月1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进展、服药依从性、功能锻炼、心理问题等。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分析,资料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6个月及出院12个月填写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2],以了解其生活质量情况。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6、12个月后生活质量得分与同期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出院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较入院时有所提高(P<0.05),余2次不显著(P均>0.05)。

    3讨论

    PD是脑黑质变性,由多巴胺分泌减少所导致的肌肉运动障碍性疾病,病情呈慢性、进展性发展。由于进行性加重的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障碍和体位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均面临着许多压力。国内患帕金森病总人数已达172万人,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近1%,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能逆转或阻止疾病的进展[3],因此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及积极态度是实现有效控制病情的基础和保证,这就需要护士的干预和家庭的支持来帮助患者,使得康复计划得以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经过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12个月持续不断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后1、6及12个月的生活质量均较入院时有显著性的提高(P均<0.05),与同期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出院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较入院时有所提高(P<0.05),余2次不显著(P均>0.05),初步考虑为住院的后遗效应。

    帕金森病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和忧郁心理,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进行性的加重,可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情绪。国内外研究显示,抑郁是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显著的因素[4]。研究组中配备有1名心理治疗师,对有抑郁情感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由护士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语言障碍的训练,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和亲属情感上的交流障碍和隔阂。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保健的能力,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使得帕金森患者不断上升,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而持续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6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