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32047
两种三联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陈 钢 霍继荣
第1页

    参见附件(1459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和Hp的根除率,从而寻找更有效的三联法方法。方法:2009年6月~2010年3月依据胃镜结果所确诊的100例Hp阳性的DU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为甲硝唑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为左氧氟沙星组,每组各5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第4周复查胃镜,观察患者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甲硝唑组的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70%、72%;左氧氟沙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4%、92%,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与Hp根除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有着更好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044-02

    现公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 ylori,Hp)感染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根除Hp感染在DU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DU的复发有着极大的影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是普遍所采取的三联疗法,随着对Hp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根除失败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可能与Hp出现耐药性有关[1]。本研究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DU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DU患者100例,男70例,女3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结果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检测均呈阳性。

    1.2 分组

    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硝唑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各50例:甲硝唑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2~73岁,平均(34.5±9.3)岁。左氧氟沙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25~74岁,平均(34.9±8.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10 mg和阿莫西林1 g口服,每日2次,甲硝唑组加用甲硝唑0.4 g口服,2次/d;左氧氟沙星组加用左氧氟沙星0.2 g口服,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周。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Hp检测和内镜复查溃疡。

    1.3 Hp检查方法

    距幽门3 cm胃窦处取2块黏膜分别行活组织切片染色检查,14 C尿素呼吸试验。Hp感染临床诊断标准为上述两项检查中任何一项阳性者均定为Hp感染;Hp感染的根除标准为停药1个月以上上述两项检查均为阴性[2]。

    1.4 溃疡疗效判断

    依据胃镜检查可将结果分为3级,①痊愈: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②好转(显效+有效):显效为溃疡消失,但胃镜下显示仍有炎症;有效为溃疡大面积缩小≥1/2;③无效为溃疡面积缩小<1/2。溃疡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甲硝唑组:痊愈25例(50%),显效4例(8%),有效6例(12%),无效15例(30%),总有效35例(70%)。左氧氟沙星组痊愈35例(70%),显效6例(12%),有效6例(12%),无效3例(6%),总有效47例(94%)。左氧氟沙星组痊愈率高于甲硝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4,P<0.05);甲硝唑组总有效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9,P<0.05)。治疗4周后Hp检测结果:甲硝唑组Hp转阴36例(72%),左氧氟沙星组Hp转阴46例(92%)。左氧氟沙星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甲硝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9,P<0.05),见表1。甲硝唑组50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等不良反应,而左氧氟沙星组仅2例出现腹部的轻度不适。

    3 讨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属于消化性溃疡范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遗传、药物、胆汁反流、胃排空延缓、环境和精神因素等有关,但DU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是引起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有报道称Hp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检出率为98%,现在治疗DU的方法主要依赖抑酸剂和Hp根除率疗法[3]。目前公认的根除方案是三联疗法,即抗酸分泌药联用两种抗生素的1周疗法,一般用药为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该法被广泛接受和应用,Hp根除率在80%以上[4]。但是随着Hp根除治疗的普及,Hp却通过其染色体的突变和质粒的相互交换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硝基咪唑类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尤其是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的广泛流行,导致Hp根除治疗失败。有专家指出,Hp对甲硝唑的耐药性出现了全球性的趋势,凡是Hp根除治疗失败者几乎100%对甲硝唑耐药[5]。

    现有研究发现,左氧氟沙星在体内具有很强的抗Hp活性,而且原发耐药性少见,且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的Hp仍保持很好的抗菌活性[6]。本研究遂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组合观察对Hp阳性DU的疗效,其对照组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标准三联组合。实验证明,两组患者在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组合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而且口服甲硝唑常出现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等不良反应,患者多不能耐受,笔者的研究中甲硝唑组50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而左氧氟沙星组仅2例出现腹部的轻度不适。三联法的疗程有1周和4周两种,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探讨疗程的长短对于疗效的影响。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新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DU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Hp根除率,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