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82116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郭昌瑞
第1页

    参见附件(1478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6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锁定钢板)和对照组(髁钢板)各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治疗组固定稳妥后,复查术后X线片,均能达到复位要求,全部骨性愈合;按Merchan评分标准,两组随访6~32个月,平均13.8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的选择显示,应用锁定钢板的疗效优于髁钢板固内固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髁钢板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150-02

    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内或近关节部位骨折,多为高能量直接暴力致伤,均需手术治疗。目前锁定钢板内固定已成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且有较多文献报道疗效较好[1]。本文旨在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髁钢板固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6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4~72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高空坠落伤13例,压砸伤7例,其他2例。骨折A0分型:A型7例,B型23例,C型30例。所有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有合并伤患者先进行合并伤处理,或行急诊手术。治疗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插管全麻,取股前外侧切口,沿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进入,将股四头肌腱及髌骨牵向内侧,显露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股骨外髁及内髁关节面。利用持骨钳及手法整复股骨髁,克氏针临时固定髁骨折大块,恢复关节面及髌股沟的解剖结构,再将重建的股骨远端与股骨干复位,取适当的锁定钢板置股骨外侧,骨折两端临时进钉固定,C型臂X线机下矫正骨折复位满意后,追加多枚螺钉固定,髁部选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对内髁骨折必要时加用一块T型锁定板,在髁部仍用松质骨螺钉,钻孔进钉时注意方向,避免与对侧的螺钉相撞,近端皮质骨螺钉拉住皮质骨即可,固定完成后伸屈活动膝关节,如固定可靠,则冲洗后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关节囊、髂胫束,关闭切口。对照组行髁钢板内固定,方法略。

    1.3 疗效标准

    按Merchan评分标准[2],优:膝关节伸至15°,屈至130°,无疼痛,无行走障碍。良:膝关节可伸至30°,屈至120°,偶有疼痛,轻度行走障碍。可:膝关节可伸至40°,屈至90°~119°,活动时有疼痛,中度行走障碍。差:膝关节可伸至40°,屈<90°,经常疼痛,严重行走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固定稳妥后,复查术后X线片,均能达到复位要求,全部骨性愈合;按Merchan评分标准,两组随访6~32个月,平均13.8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扩创灌洗,换药至伤口愈合,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内固定失效、钢板断裂2例,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出现肢体短缩,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随访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3 讨论

    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约占股骨骨折的4%~7%[3], 此类骨折多为不稳定性和粉碎性骨折,常常出现畸形愈合、不愈合和膝关节僵硬。

    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要求骨折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4]。应用髁钢板固定,其具有抗弯、抗扭、抗剪力及抗旋转作用,但固定时定位较困难,易造成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击入时两髁易分离,不易使髁间锁固,尤其对髁部粉碎骨折以及内髁骨折块较小时,固定不牢,不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常需外固定。本组对照组30例应用髁钢板固定,优良率为70%。另外, 切开复位及内固定安放时会引起软组织损伤、骨膜剥离、增加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感染机会。

    而治疗组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优点较多。每个锁定螺丝钉可借助于精确瞄准器经皮拧入,在不暴露骨折区域的情况下经皮插入接骨板并完成锁定螺丝钉的固定,体现了微创的优势。且放入钢板时不剥离骨膜,对骨膜、血运的破坏小。接骨板无需完全贴伏于骨面,而钢板压向骨面会直接干扰接骨板下方骨的血运,造成接骨板下方骨皮质典型的结构性改变,大大提高了骨折的临床愈合率。螺钉与钢板锁定后成为一整体,具有角度稳定性,在轴向负荷的时候不会发生螺钉松动,大大减少了术后复位丢失的可能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固定稳妥后,复查术后X线片,均能达到复位要求,全部骨性愈合;按Merchan评分标准,两组随访6~32个月,平均13.8个月,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以上提示,对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的选择显示,应用锁定钢板的疗效优于髁钢板固内固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7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