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79999
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5日 刘彬
第1页

    参见附件(2120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自然分娩87例,剖宫产13例;对照组自然分娩55例,剖宫产4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护理干预;剖宫产率;经验总结;产科护理;妊娠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b)-113-02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须控制在15%以下。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50%,少数已达70%。剖宫产率如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则无明显下降趋势且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国际合作项目[2]。为此,2009年本院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对住院孕妇实施开展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控制了剖宫产增长趋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8月的孕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年龄为23~35岁;孕37~42周。对照组年龄为20~34岁;孕37~42周,两组均为初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由产科护士给予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全程陪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给予生理和心理的帮助和支持,充分激发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之主动接受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加强产前教育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通过产前教育让这些产妇及丈夫或家属知道,妊娠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之一,分娩更是妇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体验。正常的自然分娩可提高新生儿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有利于促进新生儿肺的成熟,增加母子的感情。剖宫产也称异常分娩,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属于医疗干预,可能引起出血、感染、肺栓塞和损伤周围脏器的危险,给术后恢复与避孕、再次妊娠带来困难,并不是安全无危险的分娩方式。同时应通过孕期健康教育,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要加强心理干预,让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气。

    1.3.2 开展“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让产妇自己选择助产士陪伴分娩, 要在产前、产中、产后为产妇提供全面、周到、细致的服务。告知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及原因,疼痛出现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让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自信心和自控感。研究表明,心理准备可以增加产妇疼痛阈值和耐受性。教会产妇及家人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如呼吸训练和放松方法,其目的是减轻疼痛及促进产程。第一产程,特别是潜伏期,应让产妇充分休息,保存体力;进入活跃期,宫缩增强,这时产妇最容易要求剖宫产,助产士应加强心理疏导,给予正确的解释指导,以减轻宫缩疼痛。第二产程,助产士陪伴在旁,随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指导产妇进行吸气、呼气、屏气等动作。在子宫收缩的间歇期,指导产妇放松,恢复体力,减轻疼痛,以助顺利分娩。也可让丈夫或家属在分娩过程中陪伴孕妇,共同参与分娩全过程,帮助孕妇建立信心。有了家属全程陪护,产妇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加强,医院的自然分娩率大大提高。

    1.3.3 通过榜样的宣传让自然分娩的产妇讲解经验及体会,成功经验可以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同时注意不良影响刺激,避免负面影响,如在安排房间时应避免与试产失败的产妇住在一起,防止对分娩不利的信息传播。提供安静无刺激的环境,病房设置要整洁、温馨、无噪音,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强化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还可让产妇及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共同商定实现自然分娩的目标,共同实施护理计划的内容,提高产妇的角色适应及自理能力,增强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1.3.4 重视综合性无痛分娩可采用非药物性镇痛分娩措施,也可采用药物性无痛分娩措施。NO2对母体无害,在体内代谢得很快,吸入NO2后,数十秒即可产生镇痛作用,停止数分钟后作用消失,进行NO2镇痛分娩的妈妈能保持清醒状态,很好地配合医生,还能缩短产程,对胎儿与母亲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有吸入的气体中50%是笑气50%是氧气,提高了产妇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也对即将出世的胎儿有益。痛感的降低还有助于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产妇不痛就不会大喊大叫,也减少了对其他产妇的不良刺激,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

    1.3.5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护理人员应具备正确的妊娠、分娩知识并能表现出自信。交流和操作时始终表现出稳重而熟练的技能,遇到意外情况时镇定自如。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各种阴道助产及接生技术,加强产时监护,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以减轻产妇的心理障碍,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根据有关报道,无指征的剖宫产中有1/3产妇可以自然分娩,如果经产科医生与孕妇共同努力使之自然分娩,剖宫产率可大为降低[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分娩是一种自然生殖生理过程,但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产妇在生产过程的疼痛也是非常剧烈[4]。分娩的进展和最终结局受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影响。产妇对分娩的准备、家庭的支持、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及分娩过程中周围人的行为均可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这种精神心理状态又很大程度地影响产力和胎儿。因此,应该运用整体护理模式,一切以孕产妇为中心,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孕妇焦虑、紧张状态,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能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心理、生理健康和安全[5]。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王世良.关于剖宫产的分析与思考[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