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08626
促进脑循环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周海平
第1页

    参见附件(2029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与分析促进脑循环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4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痴呆患者,同时给予促进脑循环治疗措施且对其效果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相关内容进行评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本次治疗总有效率达82.50%且蒙特利尔评估量表评分、MMSE、ADL评定均较治疗前得以明显改善(P<0.05)。结论:促进脑循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促进脑循环;老年痴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73-02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社会发展及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痴呆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痴呆的发病率为4%~6%、80岁以上则占到20%[1])。由于该病具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治愈率低等特点,同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2],因此加强对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至关重要,所以笔者现利用促进脑循环来改善老年痴呆,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观察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选取40例患者,符合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所制定的老年痴呆诊断标准,即①智力检测证实痴呆;②至少存在两项识别功能障碍;③记忆和识别障碍进行性加重;④无意识障碍;⑤无其他躯体或脑部疾病能解释上述病情。支持条件:①日常生活及行为障碍;②家族中存在类似患者;③脑脊液正常、脑电图无特异改变,CT提示脑萎缩且进行性加重。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痴呆患者;②Cornel抑郁量表评分>8分者;③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查阅4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66~80岁,平均(70.00±1.32)岁,伴随疾病分类:糖尿病18例、高血压20例、冠心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25例。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4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参考目前《神经病学》[3]及临床试验设计要求,设计《促进脑循环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与分析表》,并且由专人对表中相关内容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表中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伴随疾病、蒙特利尔评估量表评分、MMSE、ADL评分和治疗效果等。

    1.3 给药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诸如糖尿病者控制血糖、心功能不全者采取强心和利尿、血压过高者给予控制血压等对症处理,同时按照促进脑循环的治疗原则给予患者奥拉西坦胶囊0.4 g/次,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所有患者均禁止服用促智药物及类似药物。

    1.4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参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即①显效:疗效指数≥20%;②进步:疗效指数≥12%且<20%;③无效:疗效指数<12%;④恶化:疗效指数为0。疗效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前×100%。而MMSE评定按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R》进行,ADL评定按照《Blessed-Roth行为量表》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均按照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同组中多个构成比比较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40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见表1。通过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总有效率与无效及恶化相比,χ2=36.91,P<0.05,提示促进脑循环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痴呆,说明该疗法可行、有效。

    2.2 40例老年痴呆患者蒙特利尔评估量表评分、MMSE、ADL评定结果

    见表2。

    通过表2中相关数据可知促进脑循环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智能状况,同时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讨论

    老年痴呆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变性疾病,是在患者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以记忆、认知、智力和人格及情感等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出现持续障碍为主的疾病[4]。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老年痴呆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元纤维的缠结、老年斑形成、神经元颗粒空泡样变性和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元丢失等[5]。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因此临床上多针对其发病原因及病理改变等采取诸如神经保护、胆碱酯酶抑制剂等为主要治疗措施。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本次对40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促进脑循环治疗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促进脑循环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情况,同时表2中患者智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客观数据也印证了促进脑循环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P<0.05)。出现此种结果,笔者认为是因为促进脑循环是通过增加缺血区血流量而提高氧供应量,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代谢,进而提高其对缺氧的耐受力以及降低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共同改善老年记忆障碍、延缓或是阻止痴呆程度的加重。

    总而言之,促进脑循环不仅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会生,何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