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000
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曹延吉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第6、12、18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生化各项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彩超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观察两组各时间点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1.4 斑块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完全消失;显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有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变化:无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大或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2.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8个月后两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减小,观察组斑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同一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脂质在大、中血管的内膜沉积,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最常见的全身性动脉系统血管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随着动脉粥样狭窄的程度加重而上升。脂类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可以评价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情况。

    辛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之一,最初是用于降低胆固醇的降脂药,随着药物的大量应用,人们发现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辛伐他汀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抗感染作用,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作用,降低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3-4]。它能够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作用,同时使脂质核心的硬度增加,增强斑块的稳定度,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积,改善脂质斑块的性质,从而稳定斑块,减低动脉内膜厚度,甚至逆转斑块。辛伐他汀抑制炎症反应,减低MCP的表达,抑制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减轻血管中膜平滑肌迁移进入内膜[5-6],降低颈动脉血管内皮厚度。同时辛伐他汀具有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所伴发的血小板活性增高,改善血栓形成亢进和纤维蛋白溶解削弱的状态,阻止血栓形成[7-8]。

    本文笔者采用辛伐他汀40 mg,1/d次口服治疗18个月,通过对用药前后患者各项血生化指标的对比发现,用药后患者的总胆固醇含量、三酰甘油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8个月后两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粥样斑块均减小,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同一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而知,辛伐他汀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预防卒中中的作用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不可忽视,不可取代的,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Henneria M,Reifschnneider G,Jrockel U,et al.detection of earl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by duplex scanning of the carotid artery[J].J Chin Ulerasound,1984,12:455-463.

    [2] 陈兴洲,苏克江,高宗恩.他汀类药物与卒中防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5(19):195.

    [3] 张家铨,程鹏.常用药物手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4.

    [4] 王晏文.普罗布考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4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