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192280
炎毒清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4期
     2 结果

    本文炎毒清合剂处方质量符合药典规定,合剂检查质量合格。鼻窦炎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有效29例(72.5%),好转8例(20.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达92.5%。咽喉炎患者治疗后,有效34例(68.0%),好转11例(22.0%),无效5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全部患者治疗中未见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出现,安全性可靠。

    3 讨论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鼻窦炎多由气虚不固,外邪侵袭,邪入化热,灼腐生脓,滞留空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窍隙闭塞,引致鼻塞流涕、头痛头胀、智力昏蒙、身疲肢倦、常易外感。外感后鼻窦炎又加重,如此互为因果,反复发作。其中,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故清除痰浊脓液,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4]。治则宜清热利湿解毒开窍,方药以清泻上焦湿热之黄芩,凉血解毒之板兰根、赤芍,辅以薄荷芳香通鼻窍,地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共奏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通窍之功。

    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5-6]。方药以板兰根、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辅以赤芍、地丁凉血散瘀,佐以薄荷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共奏毒解热散、血凉肿消之效。

    本制剂采用水提醇沉法和水蒸馏法制备,充分保证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本制剂组方合理,作用良好。方中板蓝根、黄芩、金银花、白芷等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合用能协同增效。地丁、赤芍活血散瘀,加速体内毒素排出。诸药抗毒、排毒有机的配合共奏,从而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1995:32.

    [2] 田勇泉. 耳鼻喉科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9.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附录[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47.

    [4] 李正飞. 鼻窦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25(1):140-141.

    [5] 纪英霞. 自拟咽炎合剂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03, 31(6):39.

    [6] 宋晓勇,张永州. 儿童肺宁合剂的制备与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4):732-733.

    (收稿日期:2011-12-07), 百拇医药(郑宏兵 龚永健)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