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2181
立体定向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刘本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立体定向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46例,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脑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偏瘫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较,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微创、快速、定位精确及安全等优点,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b)-0191-02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致死、致残率极高[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应用于神经外科治疗,而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以其微创、快速、患者手术耐受性好等优点已开始广泛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得到使用[2-4]。笔者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3例,入院后根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拟定标准[5]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38~75岁,平均(58.7±4.5)岁;对照组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0~74岁,平均(59.2±4.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GCS评分、血肿大小及血压水平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术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作小骨窗,切开硬膜、皮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

    1.2.2 实验组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前CT定位出血位置,确定手术靶点及具体坐标,注意避开脑部重要功能区;患者行局部麻醉,剃除头发,常规头皮消毒,于距血肿最短长度作切口,颅骨钻孔,至骨蜡停止电凝止血;之后切开硬膜,于血肿位置置入血肿清除针,部分清除血肿,注意周围血管止血;取出血肿清除针,于血肿腔内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通过引流管将4万U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2 h后排出;之后每隔8 h尿激酶灌洗血肿腔1次,直至血肿清除达到80%,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脑出血量、术后死亡例数、偏瘫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分级法[6]。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死亡率、脑出血量及偏瘫恢复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死亡5例,其中肺部感染死亡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再出血死亡2例,死亡率为10.6%;实验组患者术后死亡5例,其中肺部感染死亡3例,急性肾衰竭死亡1例,再出血死亡1例,死亡率为10.8%;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脑出血量分别为(41.3±5.7) mL、(40.9±5.5) 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偏瘫恢复时间分别为(17.4±4.5) d、(11.6±5.2) d;实验组患者偏瘫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6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1%;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严重,致死率高[6],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居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首位[7-8]。临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可达60%~90%[9]。目前外科手术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首选治疗方法。以往多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消除占位效应,但是手术创伤较大,同时对于正常脑组织亦有严重影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0-12]。小骨窗手术治疗尽管较其他开颅手术创伤减少,但是血肿清除率低[13],远期效果不佳。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局麻下进行,可避免气管插管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创伤更小;手术定位精确,显著减少脑组织误伤发生;同时术后应用尿激酶冲洗血肿腔,可有效清除残余血肿,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脑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偏瘫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综上所述,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较,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微创、快速、定位精确及安全等优点,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霄羽,陈善成,阮法宁,等.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12):260-262.

    [2] 周良学,游潮,罗林丽,等. 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7):385-388.

    [3] 许鹏,王艳菊. 同部位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术式的探讨[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