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02522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局部治疗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徐利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局部治疗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 按抽签随机法将100例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药物0.9%氯化钠溶液+庆大霉素+维生素B12漱口液,观察组用0.9%氯化钠溶液+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稀释液含漱,分别按WHO口腔黏膜反应0~4级标准,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的愈合情况及愈合的时间。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比较,χ2=5.263,P < 0.05,两组治愈时间比较,Z=4.704,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个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用0.9%氯化钠溶液+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稀释液含漱显著提高了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瑞白;化疗;口腔黏膜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069-02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虽然化疗可以杀伤肿瘤细胞,但也在不同程度上损伤了正常组织、细胞,其中口腔黏膜炎就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导致脱水、营养不良,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笔者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局部治疗化疗后的口腔黏膜炎,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6月本院肿瘤血液科化疗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100例,男45例,女55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其中,急性白血病28例,淋巴瘤20例,肺癌18例,乳腺癌15例,胃癌8例,鼻咽癌7例,食管癌4例。两组患者按抽签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1.2 治疗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本期化疗完成后出现口腔黏膜炎即用药,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500 mL+庆大霉素80 000 U+维生素B12 20 mg(1 mg/支)摇匀混合制成漱口液,观察组用0.9%氯化钠溶液200 mL+1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200 μg)混合稀释成漱口液,漱口时两组分别将各自的漱口液(10 mL/次)含在口内,闭上口,然后鼓动两腮与唇部,使溶液在口腔内充分与牙齿接触,并利用水力反复地冲洗口腔各个部位,每天5次,分别是清晨起床后、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每次含漱15 min。

    1.3 观察指标

    按WHO口腔黏膜反应0~4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疼痛,红斑;2级:红斑,溃疡,可进固体食物;3级:溃疡,只能进流食,有明显疼痛;4级:出血,无法进食。口腔黏膜愈合评估以口腔黏膜湿润且光滑,呈粉红色为指标。疗效评定根据口腔黏膜反应综合评分,治愈:评分为0,即溃疡消除,疼痛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若呈正态分布用t检验,呈偏态分布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比较见表1。

    3 讨论

    口腔黏膜炎是大部分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常见的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化疗药物抑制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内DNA复制和细胞的增生,导致基底细胞更新障碍,引起黏膜萎缩、胶原断裂,形成口腔黏膜溃疡[2]。

    它主要表现为红斑、脱皮、溃疡的形成,出血和渗出,严重者可继发脱水、厌食和营养不良,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从而导致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而据报道,在大剂量的化疗中,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高达90%[3]。临床上常用0.9%氯化钠溶液+庆大霉素+维生素B12漱口液,治疗一般性的口腔黏膜炎效果是值得肯定,但肿瘤血液科的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都高于普通患者,而肿瘤血液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功能极度低下,使用这种漱口液,难于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痊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近几年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天然产品相比,生物活性在体内、外基本一致。rhG-CSF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未分化细胞的功能。rhG-CSF直接刺激口腔黏膜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生长或再生促进溃疡愈合[4],减轻化疗药物对黏膜的破坏。实验证明,观察组无论是在治愈率还是在治愈时间上,效果都明显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口腔黏膜炎是化疗后最常见的护理问题。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对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疗效的诸多研究,体现了这类型药物的优势及临床实用性,可能成为最有前途且疗效显著的方法之一。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漱口明显地减轻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缩短了溃疡持续时间及加快溃疡的愈合,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也应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保持口腔清洁重要性的认识及细致的口腔护理、合理的用药,可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然而,目前对口腔黏膜炎尚无统一的标准防治方法,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而作为漱口液,尚未广泛使用这一药物,而其价格偏高,稀释后的悬液保存期短等。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瑞白药物必将在局部治疗口腔黏膜炎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秉琦,周曾同. 口腔粘膜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2] 王岷,唐进华. 瑞血新漱口液治疗放化疗导致口腔炎的效果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144-145.

    [3] 房彤. 头额部肿瘤病人急性放射性皮肤和口腔黏膜损伤的调查分析[J]. 中华放射治疗和防治,1998,18(5):350.

    [4] 钟大平. RhGM-CSF对化疗所致口腔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理的探讨[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19(5):138-142.

    [5] 赫晓凤. 瑞血新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30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379

    [6] Malik I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