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2期
编号:12298171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2期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多因跌倒致伤,且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粗隆为股骨干和股骨颈的交界处,骨皮质较薄,且大部分为松质骨,是承受剪应力最大的部位,骨质疏松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因而直接暴力引起此处骨折的概率较大[2]。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易出现深静脉血栓(DVT)、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大多数学者认为有条件的患者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目的是为了获得稳定及牢固的内固定,患者术后可尽早离床活动或部分负重,减少骨折后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尽快恢复功能[3],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但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何种方法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临床常用的有: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通过临床研究,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由于应力遮挡及钢板下压迫使骨膜缺血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