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315176
糖尿病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钟俊娥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60例患者实施本组的心理护理、感觉护理、角色适应护理、争取家庭支持、人文关怀等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 < 0.05)。 结论 对糖尿病焦虑和抑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自我认识,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 糖尿病;抑郁;焦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b)—0142—02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无法根治、长期药物治疗、医疗费用高、需要严格饮食及生活方式限制、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患者的精神状态[1]。本研究主要针对糖尿病出现抑郁或焦虑现象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糖尿病中心收治的存在抑郁和焦虑的患者12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53~89岁,平均(61.5±3.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1例,高中以下49例;医疗经济来源:医保部分报销21例,自费31例,完全公费医疗8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54~90岁,平均(62.3±3.9)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0例,高中以下50例,医疗经济来源:医保部分报销20例,自费30例,完全公费医疗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医疗经济来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集中在心理支持上,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配合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护理干预,如认真倾听患者心声,为患者做出疑问的解答,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日常活动,并对患者的生活起居提出相应的健康指导的建议,鼓励和促进患者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以及互助,提供心理支持性护理干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不隐瞒不扩大,避免患者的自卑心理,加强其自尊和自信感,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以及有效控制饮食和促进运动,告知其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情绪紧张,因为患有糖尿病所带来的相应问题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的,保证患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并注意与患者沟通的语气和时机,鼓励患者多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并争取患者的家庭支持。

    1.2.2 感觉护理 对患者进行音乐治疗,可定期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歌曲、戏剧、交响乐等,这些感官刺激可作用于大脑右半球,导致内啡肽增加,产生愉悦感,从而达到缓解紧张或抑郁状态的目的。另外,还可引导患者餐后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运动,或指导其做有规律的深呼吸练习,或与之进行有目的的谈心,或在病房摆放其喜欢的小物品,均能有效改善精神状态[2]。

    1.2.3 角色适应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配合治疗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运动疗法以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出现抑郁的患者,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每日的饮食控制,使得其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导致自卑的产生,所以在护理上,要告知患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实施饮食控制的好处,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得知自身患病后,往往会有情绪低落的表现,想到以后将终身服药并有一定的遗传性,而且其预后不好,此时在护理上应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糖尿病患者病程长,住院后环境、生活习惯改变,患者不能适应,医护人员应理解患者,接待患者要主动热情,与患者交谈时语气温和,尽量满足其合理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积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3]。

    1.2.4 争取家庭支持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是患者有效摆脱抑郁的重要环节,如果患者家庭对患者的病情特别关心,能给予其倾诉发泄的机会,能有效避免患者压抑内心的积怨,为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的宣泄途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护理上可以通过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为患者提供一个愉快的生活环境和治疗环境,有效地安慰、关怀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与医师协商,为患者选择成本低廉、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案,并详细讲解药物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为患者缓解经济压力[4]。

    1.2.5 人文关怀 患者入院后,护士与患者亲切交谈,热忱、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对患者表现出关心和理解,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合理的食谱,严格控制饮食,戒烟限酒,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5]。在进行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不应该忽视规律运动的重要作用,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护士应与患者一起制订合适的运动计划,并鼓励、督促其持之以恒[6]。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使用本研究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一般护理、药物治疗护理、普通健康教育等,并在患者出院时,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