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7期
编号:12314978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7期
     [摘要] 老年痴呆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日益加剧,其发病机制主要学说是淀粉样肽假说,治疗药物主要有胆碱能药物、改善脑循环或脑代谢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 R7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c)—0016—02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1],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P)沉积,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senileplaque,SP)的形成。老年痴呆与患者的年龄老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Rotterdarm研究显示,65~69岁老年人群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每年可达1.4‰,70~74岁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3.9‰,75~79岁老年人群的发病率为16.7‰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