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61899
7例双硫仑样反应致急性心肌缺血的救护及预防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
     3.5 治疗护理

    轻症给予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在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纳洛酮配合地塞米松治疗。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对乙醇中毒引起的意识不清有促醒及解酒作用;地塞米松具有强大的抗感染、抗毒、抗过敏、抗休克作用,可迅速缓解双硫仑样反应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使用血管活性物质,冠心宁、能量合剂、门冬氨酸钾镁等。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

    3.6 双硫仑样反应的预防对策

    3.6.1 据报道医务人员和民众普遍对双硫仑样反应知之甚少,药剂人员知晓率最高(37.6%),其次为医生(34.1%),行管人员(25.4%),护士(19%),普通民众知晓率最低(6.4%),平均13.6%[6]。故医护人员应加强双硫仑样反应知识的学习,详细追问患者生活史,避免在患者饮酒3 d内注射头孢类药物,不能同时使用含乙醇的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含50%的乙醇)、或同时酒精擦浴。医务人员要有告知患者的义务和责任意识,做好社区或门诊的健康教育。对于禁止饮酒的时间,文献报道不一,多数认为服药期间和服药后 5~7d内[7],也有学者认为因个人差异应延长至10~20 d。为安全起见至少停药12 d后方可饮酒。
, 百拇医药
    3.6.2 对酗酒者或社交频繁者尽量回避使用头孢类药物,如病情必需则应反复向患者及家属晓以厉害,并在门诊病历注明签字,以强化自我约束,避免医患纠纷。其中1例患者平日有饮酒习惯,半年前也因静脉点滴头孢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抢救,虽已告知,但仍再次饮酒致再次反应发生。

    3.6.3 告知患者避免服用含乙醇的药物和食品。患者常认为医生危言耸听,尤其是有应酬时的被动饮酒,抱侥幸心理,故宣教要到位。

    3.6.4 护士在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要有抢救意识,一旦发生反应立即停药抢救。7例患者中有2例老年男性饮酒后来院输头孢药物,护士发现患者颜面潮红,追问饮酒情况及症状,判断为双硫仑样反应,停止使用头孢药物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处理,否则继续头孢药物静滴后果严重。

    3.6.5 双硫仑样反应无论在用药前、中、后饮酒均可发生,其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及饮酒量成正比[8]。门诊可利用板报、宣传小册、健康讲课、治疗单上注明禁酒字样、输液室内醒目处张贴警示语等方式广而告之,提高民众知晓率。此举可弥补医护人员因工作繁忙忘记告知而致的风险。
, 百拇医药
    3.6.6 嘱患者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周延冲. 实用药学词典[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5.

    [2] 张宪安. 实用药源病学[M]. 北京:北京医科科技出版社,1997:108-109.

    [3] 李明珍. 48例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1):114.

    [4] 冯婉玉,蔡爽. 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药物的戒酒硫反应[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5):327-328.

    [5] 虞宁娜,吴笑春,辛华雯. 警惕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6):381.

    [6] 梅青. 双硫仑样反应知晓率的问卷调查分析[J]. 医学信息,2010.23(1):242-243

    [7]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37.

    [8] 伦新强. 320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分析[J]. 中南药学,2004,2(6):81-182.

    (收稿日期:2012-09-06 本文编辑:魏玉坡), 百拇医药(彭秋林)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