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676616
想患者所想,纾患者病难(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34期
     近日,针对一些疑难呼吸疾病的诊疗问题以及呼吸科的学科发展问题,记者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的张纾难教授。据张纾难教授介绍,1984年开院的中日友好医院的最大特点是中、西医都很强,中西医各科平分秋色,等于是两个综合医院并置在一起,这种建制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中日友好医院建成之后,原卫生部给医院的定位是:全国中西医结合的基地,我国卫生界对外交流的窗口。

    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日友好医院正围绕着“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以疑难疾病、危急重症诊治为重点,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这一目标大步迈进。基于此,张纾难教授对他领导的中医呼吸科(肺病科)也提出了学科的总体战略目标,那就是:以医院发展战略理念为指导思想,将中医呼吸科建成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以高水平医疗为主体,医疗带动科研教学、科教促进临床水平,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的、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

    学术观点:

    中西医有机配合,实现疗效最大化

    张纾难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认为,对于许多慢性、疑难性疾病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该是最佳选择和实现疗效最大化的必由之路。他解释说:道理很简单且朴素——因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不能解决和包办在此治疗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比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往往能发挥最佳的作用。中医的优势首先在于个体化,其次是对于某些特殊素质患者的调养;西医的优势则在于稳定期治疗有固定的方案可循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