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708502
人性化心理干预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李旭光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评价标准

    ①采用专门针对精神病患者制订的病耻感测量表测评患者病耻感,共28个条目,分为3个项目,Ⅰ为歧视因子12个条目:评估患者由于疾病而受到的歧视程度,包括社会偏见的歧视压力和患者自我感受的压力;Ⅱ为病情掩饰因子10个条目:评估患者在他人面前的掩饰程度和掩饰技艺;Ⅲ为积极效应因子6个条目:评估患者由于社会偏见带来的变动和不公,患者采取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及表现出的豁达和接受的感情,量表总分为3个分量表得分之和,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耻感越严重,症耻感体验越强烈。②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分为5个等级,0~4分值,共33个项目,通过总分评定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反之亦然。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病耻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有学者在不同时期对精神病的研究中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