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2662897
我国中药材质量问题分析以及解决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1期
     3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3.1 中医辨证不明确

    明确辨证是中医的用药基础,常规用药原则为“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6-7]。不同的中成药适应证不同,临床上应依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准确用药。例如,多数感冒患者初期为风寒表症,应采用有辛温解表功效的方剂[8]。

    3.2 中成药的毒性

    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毒性大小,中药可分为上药、中药和下药。中药千里光可清肝明目,但该药含有的千里光碱可对人体造成重大损害[9-11]。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的进步和对中药毒性的进一步了解,可以通过改进制药的技术手段来减轻药物的毒性作用。

    3.3 中药配伍中的问题

    中医用药的安全性与配伍合理性密切相关。我国古代医学就针对中药配伍禁忌提出了中药应用的“十八反”和“十九畏”[12],如甘草和甘遂配伍、藜芦和细辛配伍,根据研究,上述药物混合会增加药物的毒性作用,因此是配伍禁忌。研究发现,桔梗和远志两药配伍可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反应[13]。因此,配伍合理性对中医用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3.4 中药剂量不合理

    多数患者对中药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了解,对中药的毒副作用缺乏认识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