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624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缪凯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运作模式

    自2009年10月起,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由护士轮流执行更换为专人负责制,即选取1名经过听力筛查培训的主管护师专门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同时包括向新生儿家长讲解相关听力筛查的知识、敦促到期未复查者、电话随访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初筛率和初筛通过率采用两独立样本率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运作前组未通过初筛者最后经复筛并转上级医院确诊为听力损伤者为5例,异常发生率为1.61‰。运作后组未通过初筛者经确诊为听力损伤者6例,异常发生率为1.80‰。两组筛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表1 两组初筛率的比较(n)

    与运作前组比较,χ2=19.843、*P<0.05

    表2 两组初筛通过率的比较(n)

    与运作前组比较,χ2=101.202、*P<0.05

    3 讨论

    听力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一种感觉,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婴幼儿初始阶段的听力发生故障,不能对大脑等神经系统进行有效刺激,即使是程度轻的听力障碍,也会造成其在生理方面和行为社交上存在较为显著和持续性的功能障碍[5-6],给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的患儿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是避免听力障碍给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带来不良影响的一种方法,是促使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几年对全国残疾人士进行抽样调研后的结果表明,全国各种类型的残疾人士共8300万,其中有2010万为听力残疾人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