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647535
那一颗无私奉献、上下探索的医者仁心(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22期
     她,在平凡的医疗工作岗位上默默奋斗了 24个春秋,无悔的青春满腔热血地播洒着生命的爱心与希望;她,带领全科34名医疗技术人员,悉心呵护百姓的生命与健康,赢得了一串串闪光的荣誉;她,忠诚于医疗卫生事业,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医学科学的真谛与使命。她,就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主任纳丽莎。

    孜孜以求,做一名出色的“领军人”

    我国有位著名医学专家曾说:“医学是一项极其神圣的事业,是一项极需做出奉献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事业。”纳丽莎主任正是这样一位视医学事业无比神圣、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医德情操的医师。48岁的她,温文尔雅的举止,亲切和蔼的为人,却掩饰不住她对待医学专业的严谨、认真和务实。她从1990年7月在西北民族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便一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心动图室工作。现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主任和心脏中心管委会委员。她的专业是心脏大血管超声诊断,主要技术专长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各种心脏疾病及术中监测手术疗效,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病例筛选、术中优化参数、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估,以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的应用等。

    工作中,纳丽莎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服务于临床诊断为己任”,廉洁行医、勤业敬业、精益求精。自2009年担任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主任以来,她主持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带领科室大胆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并获得多项荣誉;多次主持大型国际会议,培训和推广心血管超声诊断新技术,将医院心脏大血管超声诊断工作做得风声水起,为该区心血管超声影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已成为宁夏地区心脏大血管超声影像专业学科带头人,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在国内,尤其是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在24年的医学生涯中,病人的需求、科学的诊断就是纳丽莎行动的指南。她为人谦虚严谨,真诚热情,工作中更是严以律己,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在全科树立 “服务病人、服务临床”的理念,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千方百计为病人、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报告。日常工作中,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认真履行好本岗位职责的同时,严谨求实、奋发进取,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工作之余,她悉心关心科室同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从各个方面考虑每个人的实际困难,并予以帮助和解决。

    作为全区心脏大血管超声专业学科带头人,纳丽莎始终致力于做好超声心动图诊疗、教学、科研、培训及行政管理为一体的工作模式。她紧紧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制订适合本科室发展的各阶段工作计划,并分步实施。她始终把诊断报告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提高到科室日常工作的首位,制订、修改、完善科室各种检查流程、诊断报告质量控制体系、患者安全管理等文件。积极参与危重症及疑难病例的诊断、会诊和治疗工作,做到及时诊断、及时处理,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她尤其注重加强科室基本设施建设,购进高端心脏超声专用医疗仪器、设备,全面提高科室业务水平;同时,她还十分重视学科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合理培养、利用人才资源,拟定出科室各级医师的亚专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加强培养。她针对实习、进修医师及临床住院医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定期开展专业小讲座、专题讨论,使他们在业务能力上逐步提高。她积极带领科室人员开展新课题、新项目的研究,不但提高了科室整体科研水平,还有效激发了全科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并在紧抓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仍然不忘加强科室员工的医德医风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

    真情奉献,赢得尊敬与爱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纳丽莎对医学前沿的探索坚定而执着,对慕名求医的患者极为热情和负责任。她经常叮嘱下级医师:“做医生,医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作为医技科医生,科学务实的态度更重要,如何在第一时间为病人做出准确的诊断,便于病人早期治疗、解除病痛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永恒的课题。”

    婴幼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同行公认的“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因为大多数婴幼儿通常需要在安静状态下才能顺利进行检查。一部分婴幼儿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烦躁不安、不易入睡、哭闹,个别患儿服用镇静剂后也不起作用,这非常不利于检查,使得诊断难上加难,花费的时间更长。而且,凡是纳丽莎参与会诊的婴幼儿,几乎都伴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情常常处于危急状态。为了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让婴幼儿最大限度地“配合”,尽可能缩短检查时间并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每一次检查时,纳丽莎都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安排科室人员为小患者播放手机音乐、喝水喝牛奶、边检查边逗孩子,让家属给孩子讲故事等等;有时实在没办法了,就让年轻医生给患儿小声唱歌;如果仍然行不通的话,就再次预约检查时间。对于远道而来的患儿,无论下班后的中午还是晚上,科室人员总会看到纳丽莎忙碌的身影,还会听到她耐心细致地给家属交待孩子的病情,以及诸如下一步需要到哪个科室去就诊之类的问题。

    作为守护生命的卫士,纳丽莎经常强调:“一定要多为患者着想。”她以身作则,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认真检查,耐心解说并科学地因病施诊。她教育年轻医生:“健康是指身心健康,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面对患者针对诊断结果的任何疑问,你的回答都必须是严谨、准确、科学的,但同时还要讲究技巧,争取给患者满意的答复。”每逢专家会诊时,她面对前来就诊、咨询的每一位患者,都不厌其烦、通俗易懂地向对方讲解。当患者有疑虑时,她总是耐心、仔细倾听并给予满意的回答。病人期盼的眼神、发自内心的感激,激励着她更加努力工作。在她看来,给病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本身就是良药。 (王霞)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