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603967
心血管内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5期
     [摘要] 随着近年临床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临床规范化培训已经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模式。心血管内科有别于其他临床学科,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临床特点,对近四年本科室招收的42名研究生,与以往毕业的38名硕士研究生比较,结合心血管内科专业特点,探讨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153-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linical postgraduate enrollment,clinic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ode of clinical teaching.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quick onset,swift change.For nearly four years the department to recruit 42 studies,and graduated in the past 38 graduate students,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w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pattern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linical training pattern.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Postgraduate;Clinic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心血管内科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临床科室,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特点: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及时救治可挽救患者生命。因而要求心血管医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正确诊断及抢救危急重症的能力[1-2]。心血管内科学临床研究生多为低年资住院医师和应届本科医学毕业生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其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但临床基本技能差,且多数不具备基本的临床思维。目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订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这种新的规范化的住院医师教学培训模式已成为培养合格临床医师及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临床队伍的必由之路[3-4]。对具有较高素质的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规范化培训,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而这一群体的临床规范化培训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医疗质量。因此,对本科近四年来招收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研究生特点,结合本专业特点,与以往传统的研究生临床培训模式比较,探讨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1 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组成及特点

    本医院近四年共招收心血管疾病内科学硕士研究生42名(临床规范化培训),其中应届本科考入硕士研究生30名,本硕连读的研究生6名,低年资住院医生考入的硕士研究生6名。人员分析显示在硕士研究生中无临床工作背景的占85.7%。以往毕业的38名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传统的临床培训)中应届本科考入硕士研究生26名,本硕连读的研究生5名,低年资住院医生考入的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中无临床工作背景的占81.6%。无临床工作背景的研究生成为研究生的主要群体,该群体虽然是医学生中的佼佼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大部分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经验。如何通过规范化的临床培训,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心血管内科住院医生至关重要。

    2 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目标及模式

    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第一学期为期半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外,其他时间均在临床参加临床训练。心内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完成8个月的内科二级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基础培训,还要完成10个月的心血管内科专科培训。在专科培训期间,明确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探讨适宜的培训模式对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高素质专科临床医生有重要意义。

    2.1 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专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目标

    ①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循环系统解剖,常见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及其发病机制。②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熟练掌握体格检查及心脏听诊、熟练分析心电图、生化、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的监护手段。③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及心血管疾病危急危重症的诊断和处理。

    2.2 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专科临床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

    2.2.1 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学习 上述本科招收的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虽然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但其心血管内科专业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且大多数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经验。通过临床培训,使其具有独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心血管急症的能力,达到心血管内科医生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水平。首先从培养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做起,同时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5]。结合临床,每周开展一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理论教学、心血管内科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开展一次教学查房。培养“三基”水平过硬的临床研究生,使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基本临床技能更熟练。 (薛浩 朱航 张威)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