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598022
“再造”髋关节,以自然重建理念提升我国骨科水平(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8期
     在探讨“Ilizarov技术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这一话题时,北京儿童医院的孙琳教授着重阐述了“先天性胫骨假关节40年的治疗经验”,介绍了自1956年至2013年在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治疗41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的经验,其中8例采用了Ilizarov 技术,21例采用了Ilizarov技术联合髓内针固定技术。41例病人中的33例(80.5%)病儿获得完全治愈。孙琳教授认为,Ilizarov骨外固定器为假关节的愈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力学环境,即稳定性和压应力。

    针对“Ilizarov技术在创伤后骨感染、骨不连、骨缺损的应用”课题,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专家黄雷教授对治疗四肢畸形或严重创伤的问题上是保肢还是截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介绍了美国通过多中心大样本评估545例下肢毁损伤的费用情况,术后2年期满的截肢费用与重建费用相似,但以后假肢组的费用是重建组费用的3倍。黄教授认为,努力提高保肢的成功率是有价值的。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青年医师郭保逢讲述了Ilizarov技术在创伤后遗症的临床应用,以及从创伤后肢体畸形的特点到Ilizarov技术治疗的特色。他认为Ilizarov技术是多数常见复杂创伤后遗肢体残缺功能修复重建的有效方法,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更好地规避外固定并发症、缩短外固定架时间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韩义连院长则就“Ilizarov矫形技术在四肢矫形的临床应用”这一与会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