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948903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6期
     2.4抗组胺药

    变态反应是SOM的发病原因之一,抗组胺药抑制了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了鼓室和咽鼓管的黏膜水肿,渗出减少。闫宏岭等[11]的研究发现,对于SOM的患儿进行抗变态反应治疗效果显著,证实了儿童SOM与变态反应关系密切,抗组胺药能抑制IgE诱导的炎性反应。一般采用口服或鼓室内给药。

    2.5疫苗应用

    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疫苗能预防SOM的发生。卡介苗用于SOM的预防治疗国内研究较少,国外研究较多,孙荣等[12]实验研究发现卡介苗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的细胞平衡,达到治疗作用;国外已有疫苗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预防效果。

    3手术治疗

    3.1鼓膜穿刺术

    鼓膜穿刺术不但可作为SOM的一种诊断方法,更能作为SOM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的优点。从鼓膜前下方或后下方刺入鼓室,固定针头,吸尽积液,根据积液性质注入不同药物进行治疗。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的疗效与鼓膜置管相当,但并发症低于鼓膜置管[13]。鼓膜穿刺鼓室注药,不但引流了鼓室积液,使中耳腔负压得到了部分缓解,更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中耳腔[14]。操作时如针头移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