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987979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0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经内镜、实验室以及CT等全面的检查,均被确诊为低位直肠癌。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35例;年龄38~79岁,平均(57.3±4.8)岁;发病时间3~7个月,平均(4.9±0.6)个月;肿瘤距肛缘距离为3~11 cm ,平均(6.2±0.8)cm;糖尿病12例,高血压14例,高血脂8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34例;年龄39~80岁,平均(57.8±5.1)岁;发病时间3~6个月,平均(4.6±0.3)个月;肿瘤距肛缘距离为3~9 cm,平均(6.0±0.5)cm;糖尿病13例,高血压12例,高血脂9例。排除标准:①不愿意接受本次实验者;②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肿瘤距肛缘距离>10 cm者;④二次直肠切除手术者;⑤生存时间不足半年者;⑥癌细胞出现远处转移者;⑦年龄>80岁的患者;两组在年龄、发病时间及基础性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在术前,嘱咐患者服用相应的导泻药,并为其进行相关的抗炎治疗。研究组则选择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2],具体的手术步骤如下:首先对其右侧的乙状结肠系膜进行分离,再顺着左侧对其径路进行分离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