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012443
血清糖链多肽抗原125和人附睾分泌蛋白4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2期
     3討论

    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20%~30%[1],其中90%为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生存率。有研究显示,Ⅰ期5年生存率为95.2%,Ⅲ期为65%,Ⅳ期仅为23%[2]。目前诊断本病的方法(如B超、诊断性刮宫等)的准确率较低,宫腔镜下刮宫虽可提高准确率,但增加手术创伤。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为CA125,其分布于子宫内膜、胸膜及腹膜等部位[3],由上皮细胞组织变性转化而来,与EC有一定关系,但对早期EC的诊断价值不大。有研究显示,Ⅰ期EC仅有小部分升高[4]。CA125升高多见于EC发生宫外转移时,尤其当肿瘤侵犯淋巴系统或多处转移时,肿瘤组织释放的CA125失去子宫限制而进入血液,此时CA125可明显升高[5]。Suh等[6]的研究显示,术前CA125升高是EC淋巴结受累的高危因素,CA125的监测也是诊断EC复发的有效指标之一,但CA125受多因素影响,如卵巢肿瘤、盆腔炎等均可使其升高,因此,CA125的准确率并不高。HE4最早在人附睾上皮细胞中被发现[7],主要分布于生殖道和近端气管上皮中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