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7期
编号:13106850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长途转运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7期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急救中心电话求助的120例需要长途转运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60例采用传统转运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2~88岁,平均年龄(46.6±5.2)岁。60例采用HFMEA方法转运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0~87岁,平均年龄(45.9±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转运,准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接到患者后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评估病情。危重患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补液通道,由专人护理,尽快送往医院。观察组给予HFMEA方法转运,具体方法:①成立长途转运危重患者HFMEA团队。由我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影像科主任、临床科室主任组成HFMEA团队,接受省内专家HFMEA专业培训及现场指导,通过录像、实地操作强化训练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组员经过理论与技术操作测评合格后发放合格证书,能够准确分析转运危险因素,制订风险防范及干预措施。②风险因素分析。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明确失效模式,找出及矫正失效因子,确定转运患者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订合理的转运流程,通过流程图展示出来,便于直观了解转运程序,采取针对性风险的规避措施,保证患者安全。通过脑力激荡法对病情评估、转运途中监护、院内交接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原因及影响分析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