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0期
编号:1310185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0期
     颈动脉硬化严重时常伴有有硬化斑块脱落[1],甚至会阻塞大脑血管,临床上常用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查确诊,如颈动脉超声波检查[2]、磁共振颈动脉成像[3]、颈动脉血管造影等[4]。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为目前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5-6]。为了寻找在影像学检查手段之外的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院内科就诊的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检查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和价值[7],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内科就诊的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确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通过颈动脉超声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58.6±4.3)岁。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病变的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会明显增加。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局限性增厚但无斑块形成的40例患者设为A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