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1期
编号:13215266
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病人认知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1期
     综上所述,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是命名、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语言等多个认知域出现联合损害的结果,而根据不同患者的患病特点尽早进行相应的协同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与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宣言.脑卒中后下肢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协同护理模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B12):19.

    [2]汤志萍,王富云,刘雪梅.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69-71.

    [3]楊倩.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的改善作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2):92-94.

    [4]肖素红.协同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4):106-107.

    [5]高凤.协同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3):7-9.

    [6]李华清,陈晓君.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18(4):273-275.

    [7]陈小琼.协同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55-257.

    [8]翟程花.协同护理对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133-134.

    [9]高静华.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特点的护理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4):130-131.

    [10]鲁婷婷.有氧联合阻抗、平衡运动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6):68-69.

    [11]李静.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27-29.

    [12]王志红.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观察及早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6,37(3):760-762.

    [13]冯俏,金奕,周官恩等.护士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痴呆认知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6043-6045.

    [14]江燕丽,甘小莉,肖展翅.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在脑梗死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24-27.

    [15]阮征,刘芳.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影响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0):1892-1895.

    (收稿日期:2017-04-21 本文编辑:白 婧), 百拇医药(吴小红 陶金兰 谢丽晶)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