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7期
编号:13235544
不同体温干预方法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7期
     2.3两组患者CBP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低体温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CBP治疗开始后1、2、4、8、12 h的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越长,低体温发生率差距越大。观察组治疗后1 h、2 h低体温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12 h的低体温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近年来,CBP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通过连续缓慢清除患者体内水分和代谢废物、毒物,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保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肾功能恢复,从而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3]。CBP技术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中应用,能显著改善预后。老年患者病情严重,基础疾病较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对低温的敏感性高;而且对冷刺激敏感性强,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降低,抵抗力差,易被环境温度影响,很容易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出现体温下降[4]。

    CBP治疗过程中老年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原因除以上自身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治疗过程中体外循环热量的散失,热量散失的关键在于高流量血滤器和较长的血液回路[5],大量血液长时间被引出体外,热量丢失明显,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体温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