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01662
外周血幼稚粒细胞在脓毒症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5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样检验结果,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7~51岁,平均(47.88±5.3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其中包括肺部感染12例,颅内感染12例,腹腔感染11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血源性感染8例,食物中毒8例。根据脓毒症患者肺损伤情况,按照APACHE评分标准[7],将患者分为高危组21例、中危组22例、低危组17例。高危组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7~49岁,平均(46.73±5.02)岁。中危组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9~51岁,平均(47.23±5.11)岁。低危组中,男8例,女9例;年龄27~51岁,平均(46.98±5.14)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患者预后,其中死亡12例,存活48例。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血样检验结果,分别对患者血样进行外周血幼稚粒细胞、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外周血幼稚粒细胞的检测:将患者血样进行离心(3000 r,20 min)后,得到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悬液,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2100进行计算外周血幼稚粒细胞百分比[8]。血清降钙素原:将以上离心的血液进行半定量固相免疫层析测定,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实验室正常限值0~1.5 μg/L)的含量[9]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