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2期
编号:13283873
我院2016~2017年住院患者梅毒筛查的结果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2期
     本院检测结果是以老年组(>70岁)的梅毒阳性率较高,文献[8]认为,现今用的梅毒血清学试剂检测特异性不高,仍然可出现BFP,急性BFP出现在回归热、贫血、疾病中。慢性BFP者其血清反应可持续很长时间,有的可持续一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一般都好发于老年患者,所以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阳性率就高于其他年龄段,其原因不能排除BFP。但我们认为这样仍无法解释为何医院老年患者中梅毒阳性率高的现象,因为住院患者中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患梅毒的年轻人就更少,导致统计的数据有偏差[8]。老年患者中梅毒阳性率高还有可能有以下原因:①以前感染过梅毒,没有感觉或症状轻微,容易忽略。②由于年龄的增长,某些老年病增加,尤其是内科病会产生类脂类抗体,如呼吸道疾病、类风湿性疾病、干燥综合征、反复发生的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正因为老年人存在许多病因,在检测中导致梅毒阳性反应的可能,其结果原因分析如下。a.年龄因素: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退化,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的低下或亢进,产生了一些自身的异常抗原或抗体,干扰了梅毒螺旋体血清学的检测,使梅毒血清学检测出现阳性反应。b.疾病因素:老年人患病后,产生一些类脂质类抗体,这类抗体无特异性,在梅毒检测过程中,就可能与试剂中的酶标底物发生反应,形成假阳性。实际上老年人的检测中,检测的是类脂质类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这两类抗体均可导致梅毒血清学阳性反应,也就是凡能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都可能导致假阳性产生。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中都可能容易产生抗类脂质抗体,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疾病等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