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8期
编号:13272792
558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肾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8期
     [Key words] Urinary obstructive disease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nal function prognosis; Risk factors

    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是指肾盂至尿道外口各种梗阻性病变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一类疾病。该病常为单侧性,但也有很多情况为双侧性。如果梗阻未导致肾实质病变时一般称为尿路阻塞性疾病。但如果梗阻造成肾实质间质小管受损则临床称为梗阻性肾病(obstructive nephropathy,ON)。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的病因很多,梗阻原因可为泌尿系本身造成,也可为泌尿外科的因素造成。成人常见原因包括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结核、肿瘤、炎症、创伤等[1]。其梗阻加重可导致肾功能损害,逐渐出现肾衰竭至尿毒症,进行长期肾脏替代治疗。2012年北大医院进行了全国慢性肾脏病的全国多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10.8%[2],国际上个别散在研究报道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肾结石导致的肾衰竭占8.4%[3]。国内个别报道[4]显示,在规律血液净化患者中因泌尿系梗阻所致肾衰竭患者占4.8%。目前,国际上关于阻塞性尿路病动物研究报道的文献较多[5-7],有关该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极少。近年来国内相关的文献报道也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贵州地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一些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导致肾功能损害的一些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558例研究对象来源于2015年1~6月贵州省5家三甲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省毕节市人民医院及贵州省西南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及肾内科住院患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