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3712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4期
     [Key word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Drugs; Ventricular arrhythmia; Efficacy

    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的节律紊乱,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其可以分为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两种[1]。对于不合并器质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果症状发作频繁,临床症状较重,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晕厥和心脏猝死风险。此外,近些年来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其在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成功率逐渐提高[2-4],但是仅有13%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内有较高比例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由于担心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包括成功率、复发率和并发症,要求药物保守治疗。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相比药物治疗效果究竟如何,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研究证据[5-8]。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已经被确诊为患有室性心律失常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