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344675
改进式折刀侧卧位在术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0期
     1.2方法

    两组的手术和麻醉方式接近,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在骨突处垫啫喱垫,保护受压的身体部位,术中用恒温毯,温度保持在33~36℃。观察组采用改进式折刀侧卧位。在常规麻醉后,固定头部,在患者胸部距离腋窝两横指处垫一块50 cm×40 cm×10 cm的软垫,选择90°侧卧位,在胸腹部和背部固定一个圆垫,头部放置头圈,将耳廓置于头圈中空处,避免受压。上肢向前平伸,置于托手架上。手术床在腰桥处对应11~12肋骨升高,强调低床头床尾,手术床呈折刀位,暴露处胸腹部要手术的位置(图1,见封四)。

    术前行压疮评估测量:采用Braden压疮危险评分表对患者的压疮风险程度进行评估[4],包含感知、潮湿、移动能力、活动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术前压疮风险评分建立高危患者的报告制度,并告知家属。压疮风险判断标准:10分4 h为难免压疮。填写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并通知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检查手术床与配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新,在手架、脚架上垫上棉垫。保持患者皮肤和手术床的干燥整洁。注意在移动患者时避免拖拉,造成不应有的擦伤。给予患者用凝胶体位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抗压凝胶垫,在容易受压的部位贴康慧尔透明型溃疡贴,降低皮肤受力。记录术中患者皮肤发生的变化包括手术体位、皮肤温度、颜色,压疮发生的时间、部位、面积、等级等。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术后压疮的发生情况,包括压疮发生率,压疮的形成面积[5-6]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