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5期
编号:13376821
PDCA循环在高浓度电解质管理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5期
     2应用PDCA循环规范管理

    成立专项小组开展跨部门合作,由药学部、护理部、医务科、信息科及总务科组成。自2017年3月启动“提高高浓度电解质管理规范性”质量改进项目。

    2.1制定行动计划

    2.1.1预期目标 ①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完善高浓度电解质的相关规定;②明确全院统一的高浓度电解质目录,促进医务人员清楚高浓度电解质的定义及分类;③规范高浓度电解质的储存管理,明确可以储存的临床科室,对高浓度电解质进行统一的标识警示,并且针对所有储存药品的治疗室安装电子门禁系统,以保证药品安全;④加强高浓度电解质的使用管理,建立门急诊静脉用药配置室,对高浓度电解质实行集中配制,并对配制流程实行统一标准[9-12]。

    2.1.2推进进程 首先收集资料、起草文件、广泛征求意见,由医务科牵头、多部门协作制定规范,使高浓度电解质相关问题有据可循。试行管理规范、摸索执行经验,及时调整和改进。紧接着完善高浓度电解质的警示标识,最后实现集中配制的管理模式,建立独立的门急诊静脉用药配置室。

    2.2落实计划,规范管理

    2.2.1完善高浓度电解质管理制度 药学部和医务科对原有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进行修订,明确高浓度电解质定义,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后生效执行。在新修订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中,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提出更详细的要求,内容包括标识、摆放、调配、使用及日常检查等项目。

    2.2.2明确高浓度电解质目录 由药学部和医务科共同制定高浓度电解质目录[12-14]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