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8
编号:13834294
小儿脱肛古今用穴规律初探(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8
     1古籍中小儿脱肛的治疗特点

    1.1取穴精练,用穴简明

    古籍中小儿脱肛的取穴少而精,多遵循一症一穴,简明扼要的选穴原则,以单穴处方为主。每次治疗最多不过5穴,涉及的所有穴位仅15穴。如《寿世保元》[12]中记载“论小儿脱肛泻血,每厕脏腑撮痛不可忍者,灸百会二壮。”仅灸百会穴治疗小儿脱肛。《普济方·针灸》[13]卷八明堂应验小儿灸穴云:“龟尾,即脊端穷骨也,灸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脱肛泻血。”同样单用龟尾穴便可治愈本病。《黄帝明堂灸经》[14]记载“小儿脱肛泻血,灸百会一穴三壮,灸龟尾一壮。”精选百会、龟尾两穴。

    小儿脱肛治疗方法的运用简单明了,以灸法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独用艾灸疗法即可起到显著的临床疗效。少数医家采用针刺联合艾灸,但仍以艾灸为主、针刺为辅的原则进行治疗,且针刺的选穴甚少,仅涉及百会、长强、脊中、列缺、公孙5穴。古籍中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脱肛的记载甚微。

    1.2整体观念,同病异治

    历代医家在治疗小儿脱肛的选穴上,整体以补中益气、升阳固脱的穴位为主,同时又根据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选取不同的穴位。《医学纲目》[15]卷之三十九·小儿部云:“小儿脱肛泻血,秋深不痊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