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1
编号:13764903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1
     【关键词】化学发光;质量控制;免疫分析

    实验室数据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是疾病诊疗或实验研究有效性的基础。自从广泛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后,有些环节不再需要进行手工操作,实现了操作的自动化和机械化。虽然该分析系统大大减少了手工操作、反应条件等导致的误差,但是检测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该自动化分析系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验的质量控制,不光要控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控制与检验有关的诸多误差。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系统误差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等各个环节的误差,其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将各个环节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和所检测的项目有其特殊性,所以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其他检测方法和项目也不全相同。笔者所在科采用美国BecKman Access2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德国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开展了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性腺激素及其他内分泌激素、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测。现就多年实践经验对日常工作中如何保证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质量。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实验室检查开始进入仪器分析时代,既然各种实验室检查都由仪器取代了人工检查,那么仪器分析前的各项工作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仪器分析前的工作必须是由人完成的,其操作程序和传统的实验室工作程序是相同的,比起自动化时代,这看似极其简单,所以工作人员特别容易忽视。然而实践证明,仪器分析前这一阶段的工作是最容易出现过失误差也是过失误差出现最多的环节。例如:标本张冠李戴、标本采集错误、标本上机前血清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标本性质未注明等。为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我们严格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

    1.1宣传解释服务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病例讨论等方式,将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特点及优越性进行详细介绍,使临床医生了解该项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合理应用项目的原则、影响或干扰因素、标本采集要求、结果合理解释等,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

, 百拇医药     1.2加强培训,减少样品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样品采集环节是实验室误差的首要原因,从医生开申请单、到护士采集标本及送检、实验室人员对标本进行处理等过程中各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因责任不明确而导致的问题。如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管,将带来责任难以确定的问题。首先医生应正确开出检验单,检验申请单中应包含患者详细的信息,因这一阶段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其质量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患者的情绪、状态、饮食、药物、采集标本的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患者生理的变异等。检验结果是否准确,与标本采集方法是否正确、标本送检是否及时以及临床使用药物等有关。例如,用小号头皮针采血容易引起溶血,为图方便,或因抽血困难从静脉输液管中直接采血,或临近患者输液处同侧静脉抽血,抗凝比例不合适导致抗凝不完全,选择抗凝剂类型不正确等等,都可以引起诸多检测项目的检验结果不准备。应加强对包括进修护士和新毕业护士在内的护士的培训,这样才能提供符合实验要求的标本。对不符合实验要求的质量不合格的标本应有退回或拒收的标准和程序。

    1.3加强检验人员培训,要求必须掌握正确的采集、收集和保存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3.1在采集血清和血浆时,所有标本都不能混入血细胞、纤维蛋白丝、气泡以及其他尘埃颗粒,否则免疫分析仪测出的结果会受到影响。

    1.3.2掌握标本分离的时间若标本分离过早,血清中不能完全析出纤维蛋白,如果这时上机可造成吸入纤维蛋白而堵塞吸样针;若分离过晚,则容易引起血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这样使多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直接影响。收集血清时,应等血液完全凝固以后再分离血清,离心速度最好维持在2000~3000 r/min,离心时间为5~10 min,若患者凝血功能较差或曾使用过抗凝药物,则应当延长时间以使血液充分凝固后再进行标本分离。

    1.3.3标本保存时间激素类LH、PROL、HCG、PROG、FSH、E2、睾酮测定血清标本贮存2 ℃~8 ℃应在24 h内完成检测,贮存在-10 ℃左右可稳定6~12个月;甲状腺激素测定血清2~8℃可稳定7 d,-20 ℃可以稳定6个月;肿瘤标志物AFP、CEA、CA153、β2-微球蛋白、铁蛋白测定血清贮存在-10 ℃或-20 ℃以下可稳定12个月,保存在2 ℃~8 ℃时测定必须在24 h内完成;CA125、CA199、FPSA、TPSA的检测只可使用血清进行,血清必须在采集3 h以内完成分离且贮存在2 ℃~8 ℃下,如果超出24 h则应贮存在-20 ℃。
, 百拇医药
    1.4注意周转时间的误差控制好从开出检验申请单到发回检验报告这一时间周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是诊断和监测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在血液中开始升高的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和持续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必须及时掌握检测结果,这对正确及时诊断疾病是极其关键的。周转时间的误差一般表现为采集标本后不及时送检、检验人员在收到标本后不及时进行检测、检测后结果不及时报告以及临床医生接到报告后不及时处理等。为建立健全责任制度,笔者所在科室设计了检验标本的接收和报告时间记录表,保证各个环节都有准确的时间记录,可有效防止问题出现时的相互推卸、相互指责等。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1仪器维护与保养仪器正常运转是确保检验质量的前提条件,而日常保养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转的关键。笔者制定了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各项要求及工作制度,并严格按要求实施,保证了仪器的正常运行。
, http://www.100md.com
    2.2标准曲线的校正仪器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达到规定准确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试剂有质量保证,而仪器又无系统误差的理想状态前提下,各种项目成功定标后标准曲线有效期为1~4周不等。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必须对标准曲线进行校正:(1)在使用不同批号试剂之前必须校正标准曲线,进行定标,因为不同批号的试剂之间是有差异的;(2)导致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误差的原因之一是标准曲线漂移,标准曲线过期或质控值超出控制范围时,必须校正标准曲线。因各种检测项目的试剂稳定性和检测原理都不相同,标准曲线稳定性的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夹心法稳定性要好于竞争法。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准曲线的有效期来校正标准曲线,或是参考质控结果决定是否有必要校正标准曲线。因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成本高,为了降低校正频率,节约成本,可采用计算连续三次中值质控血清结果均值的方法,若3次结果均值超出质控均值±2 SD,则必须对标准曲线进行重新校正。(3)仪器相关部位经过较大维修、配件更换或缓冲液等试剂的升级。

    2.3质控品及质控方法仪器经过校正曲线校正后,并不表示检测结果就肯定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这就必须有一可靠的室内质量控制系统加以监控,以检验校正曲线所检测的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并检验其精密度。室内质控品包括商品化多值质控血清和自制混合血清两种。由于目前仪器所检测的项目较多,临床亦习惯于检测多项组合,而商品化多值质控血清具备质量好、操作简单、质控值设置合理等优点,故多选用商品化多值质控血清,尤以冻干品稳定性最好。质控方法常规项目采用Levey-Jennings控制图进行质控处理;对于某些不是每天开展的项目、有效期较短的试剂盒的项目采用Crubbs氏法处理。, http://www.100md.com(农天雷 林敏)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