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4
编号:13763032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MOD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4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MOD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80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32~86岁,均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其中桡动脉置管12例,股动脉置管3例。将换能器组件中延长管一端连接含肝素的生理盐水,并将加压袋压力加至300 mm Hg,排空管道中的空气,同时连接换能器与监护仪的压力模块,选中ABP模式,将换能器固定在患者右心房水平,并进行校零。连接延长管和动脉插管,此时监护仪上出现动脉波并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的数值。同时加强护理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4例患者5天内拔除管道,16例7天内拔除管道,均无感染、血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能持续的观察循环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较袖带式测量法更准确、可靠、连续,及时发现MODS患者的血压波动变化。

    【关键词】有创动脉压监测;MODS;护理

    MODS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往往循环系统不稳定,血压波动大且变化迅速,常规的无创血压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循环变化,而有创动脉测压则能及时可靠准确的连续提供动脉血压,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治疗提供可靠的资料,本科于2008年5月起将这一技术应用于MODS患者的监测,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32~86岁,均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疾病类型:急性左心衰伴肾衰2例,肾衰伴2型呼衰7例,心衰合并2型呼衰伴肾功能不全6例。其中桡动脉置管67例,股动脉置管13例。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备好各种物品,如穿刺针导管,加压袋,压力换能器,监护仪,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500 ml/袋+肝素钠25 mg),3 M透明敷料等。

    1.2.2穿刺部位的选择桡动脉为首选,当桡动脉穿刺有困难时可选用股动脉或足背动脉。

    1.2.3监测方法使用前先将太空医疗监护仪(91387型)换能器组件中延长管一端连接含肝素的生理盐水,并将加压袋压力加至300 mm Hg,排空管道中的空气,同时连接换能器与监护仪的压力模块,选中ABP模式,将换能器固定在患者右心房水平,并进行校零。连接延长管和动脉插管。此时监护仪上出现动脉波并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的数值。
, 百拇医药
    2结果

    本组患者中64例5天内拔除管道,16例7天内拔除管道,均无感染、血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护理

    3.1严密观察监测指标一般情况下有创血压较无创血压高0.49~1.96 kPa,股动脉较桡动脉高0.98~1.96kPa[1];密切观察监护仪上有创血压的压力及波形变化,若波形过高、过低或消失时可考虑:(1)患者躁动不安,伤口疼痛。(2)穿刺针移位,管道折叠,管道内有气泡,堵塞。高碳酸血症,容量负荷过重,儿茶酚胺增多,体、肺循环阻力增加等。(3)每搏输出量减少,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心功能不全,酸中毒等。(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镇静药,输液输血过量,速度过快。处理方法:(1)调整零点,在患者静息5~10 min后进行测压。(2)抽血或冲管时严防气泡进入,一旦发现气泡立即用注射器抽出。(3)调整穿刺针部位。(4)遵医嘱根据病情及血压水平调节药物用量。(5)每次测前校零。
, http://www.100md.com
    3.2保持测压管通畅各接头连接紧密,防止穿刺针测压管脱落,管道受压,扭曲或脱开。保持压力袋压力在300 mm Hg。熟悉三通使用方法,使三通开关保持在正确位置。每隔1小时冲洗管道,每次冲入2 ml左右。

    3.3并发症的护理

    3.3.1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整个测压管道系统保持无菌,穿刺部位每日用碘伏消毒,更换透明敷料,如有血液、汗液、分泌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有无红肿化脓等现象。每日更换冲管用的肝素生理盐水。抽血时应严格消毒三通头,更换肝素帽。密切监测体温,血象变化。留管时间<7 d,一旦发现感染迹象立即拔除管道。

    3.3.2血栓形成有研究表明有创血压监测总血栓形成率为20%~50%[2],既可发生于留置套管期间,又可在拔除套针数天后出现,因此应定时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道,每次经测压管抽血后也应冲洗。怀疑有血凝块时,用注射器抽吸,禁止向导管注入。动脉置管时间长短与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在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应尽早拔除,留管时间不>7 d,如需继续监测可更换部位。
, http://www.100md.com
    3.3.3出血、血肿穿刺后2 h内要严格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穿刺部位如有血肿要立即用纱布卷压迫穿刺部位,并汇报医生。拔除穿刺管后用纱布卷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 h,严密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回流情况。股动脉穿刺拔管后用手按压30 min才能加压包扎,且下肢制动24 h,注意周围动脉搏动情况。

    4讨论

    在ICU MODS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用药复杂,血压监测是循环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3]。虽然ABP和BP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两者测压的原理在临床上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反映患者当前血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正相关性。有创血压监测能持续的观察循环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协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动脉血压的瞬间变化,连续、准确提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的数据,从而反映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功能,血容量,血管阻力等心血管功能情况,是目前公认的测量血压的金标准,尤其是在患者血压较低,用听诊器听不清楚血压数值时仍可反映出血压的水平,不但可以用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还可广泛用于休克、脓毒血症、多发伤、复合伤、脑外伤等危重患者,同时动脉测压导管还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理想途径,避免了对患者反复穿刺所致的损害和痛苦,节省了人力资源,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参考文献

    [1]路春丽.有创血压在ICU中监测与护理探讨.医疗装备,2010,3:83.

    [2]王勇强,王东浩.总住院医师手册——重症监护.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3.

    [3] 饶莉,张碧英.全麻术后呼吸障碍的防治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11., 百拇医药(孙晗 黄玉芬 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