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761434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分析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7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分析与对策。方法调查分析某县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结果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缺乏必要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及医疗保障。结论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轻或消除职业暴露风险意义重大。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人口流动性加大,医院的创伤患者及血源性传播疾病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日益突出,尤其是基层医院人员短缺,防护设施、设备简陋,几乎所有人员没经过正规隔离防护知识培训,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无专业人员管理,领导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直接危害医务人员的健康,值得人们深思。本文对某县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职业暴露风险,保护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调查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某县的中心卫生院4家,乡镇卫生院8家,及其医务人员80名。

    1.2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由专人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发放前由专人负责量表的详细介绍,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进行。

    2结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大,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较为淡薄, 缺乏必要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及医疗保障。对工作人员危害大,应做好自身防护。

    3讨论

    3.1基层医院人员结构不合理。政府投入少,领导重视不够目前基层医院包括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医院,都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有兼职,如护理人员兼职收费、药房;妇产科医生兼护理;麻醉医生代替供应室工作。正因为人员短缺,更无法安排专职人员管理医院感染,且院感管理人员又无经济收入,全靠医院自己的业务收入维持医院的运转,大部分基层医院底子薄,乡镇医院主要靠”以药养医“的模式,购置的诊疗设备价值相对低廉,环境污染相对较大。医院既无能力购买防护设施和安全注射产品,又无更多经费投入到人员培训。
, http://www.100md.com
    3.2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科学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性最大的因素是锐器损伤,尽管锐器损伤普遍存在,有的医院尽管有报告制度,但无报告处置程序;有的医院虽有报告制度,也有报告处置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较困难,无具体经办人以及后续的费用得不到解决;甚至有的医院无相关制度,对职业暴露的危险认识不清。不少人简单认为只要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检测“阴性”就没事,认为损伤常见,问题不大。有的发生职业暴露后,感到紧张、恐惧,甚至个别人不能正常工作,很少被管理人员重视,也缺乏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让员工失望,工作无安全感。发生暴露后相关检验和预防用药的费用医院不负担。在报告、处置流程上不科学。

    3.3医务人员不了解、不遵从标准防护的行为普遍存在标准预防概念是视所有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非被血液污染)都具有潜在传染性而采取防护措施[1]。它可降低医患之间、患者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是切断院感传播的有效控制措施。尽管标准防护已倡导多年,但医务人员由于不能预知患者是否是有传染性疾病,常只对明确的肝炎患者、HIV感染患者采取一般防护措施外;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如回套针头帽、锐器与用后的棉签、棉球混放、不正确传递锐器等,发生锐器伤害比比皆是。正是因为目前学校传统的医学教育中,几乎没有固定设置“标准防护”等必要的基础内容,进入临床后医院没系统培训正确的隔离防护知识和技能,同时不重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故医务人员缺乏正确的隔离防护知识和技能,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及其危害认识不足,安全防护意识不强。
, http://www.100md.com
    3.2加强基层医院职业暴露防护的对策

    3.2.1领导重视是职业防护的关键为了使基层医院领导了解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危害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相关知识培训,同时纳入医院目标考核内容,医务人员的专业防护所涉及的事是医院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必须要做的事,使医院领导改变职业防护只投入、无产出的错误认识,让其充分知晓职业防护是关心、保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加大职业防护设施的经费投入。

    3.2.2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切实提高职业暴露的报告率医院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组织管理机构[1],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及标准预防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相关工作提出管理要求,形成上报、登记、处理和跟踪的管理体系是维持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准确的报告值得管理部门能对职业暴露发生的情况进行准确分析,从而制定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报告和处理流程科学便捷,及时向上下级反馈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整合医院的资源为暴露的员工提供帮助。
, 百拇医药
    3.2.3不断的教育和培养,加大职业防护设施的投入,正确使用防护产品通过教育改变医务人员对医源性环境职业暴露危害的认识,包括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环节、影响暴露感染危险性的因素,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操作,掌握标准防护和减少职业暴露的方法,学习应急处理的正确方法和工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只有每一个医生、护士、学生、保洁人员等都具有相应的知识和观念,才能做好职业暴露的管理工作。培训可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如书面、讲座、演示、模拟录像或外出参观,集中培训等来提高培训的效果。

    预防职业暴露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除危害,国外的经验包括清除各种不必要或不安全的锐利医疗器械[2],消除或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注射,尽量采取非侵入途径给药,使用无针系统、安全针装置等,保护医务人员,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可减少暴露的几率。

    4小结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暴露风险是病原微生物,消毒剂、麻醉剂、化疗药、X线、消毒器具、社会压力、职业伤害等,尤其是直接增加乙肝、丙肝、HIV、梅毒等血源性疾病感染风险,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充分了解伤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合理配置人员,积极开展培训,添制防护设施,完善管理流程,切实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保障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身心健康,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和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72-73.

    [2]陈亮,张敏,缪剑影.医护务人员锐器伤害研究进展与控制对策.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3):166-170.

    【收稿日期】2011-07-12, http://www.100md.com(潘建飞 麻晓芬 朱启良)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