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7
编号:13761435
3-6-1质量控制在手术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实践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高翠霞 魏春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以3-6-1质量控制的形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实施前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检查控制方法,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与患者患者治愈率。结果实行3-6-1质量控制制度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治愈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手术室实行3-6-1质量控制制度,能够使手术室管理更为规范,能够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患者治愈率,降低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率,能够做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3-6-1质量控制;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岗位之一,特别是外科诊治和抢救危重病患者的重要场所[1],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护理质量。从2010年3月至今笔者所在医院开始实施3-6-1质量检查控制制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拥有6间洁净手术室,每年手术例次达900余台次,手术室共有护士6人,人均年龄30~40岁,平均(31.8±2.1)岁。学历以及职称:本科5人,专科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

    1.2质控方法

    1.2.1质控实施方法主要措施:(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为核心,实施质控组长及护理骨干为重点的三级质量控制,全科室人员共同参与,争取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的护理氛围[2]。并且加强纪律管理以及专科管理,以保证工作的全面落实。(2)修订和规范手术室质量标准。针对手术护理工作制定手术间标准化管理、健康教育、专科护理、优质服务、安全管理、院内感染的质量标准评分细则。梳理、修订并完善手术室的规章制度、科室人员的奖惩细则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等。科室应对各类手术器材、物品、药品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登记,由主要负责人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及时补充。手术室还应重点加强各项查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患者褥疮管理、标本管理、访视制度、院感监测制度等的监督检查工作。把各手术间进行分片、分区,并安排由专人管理。针对各手术间的医疗用品、仪器设备、药品等,本科实施四固定制度,即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时保养维修、定量补充,并做好相关记录。对各种登记本制定统一的标准格式,如大型仪器登记本、消毒隔离登记本、接送患者登记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