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7
编号:13761381
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7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此三个阶段对手术患者很是重要,尤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可使患者顺利地通过手术及术后迅速地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手术是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患者较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如依赖性加重,焦虑恐惧程度加重,情绪不稳定。这些反应若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后,虽然有医生和分管的临床护士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及护理,但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患者心理问题日渐突出。这些反应主要源自于手术安全及可能出现的疼痛的担忧,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不足,特别是患者从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这段时间,周围没有了可依赖的亲人和熟悉的护士。作为手术护士应该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的需求,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真正享受到整体的、有计划的连续护理。
, http://www.100md.com
    1实施方法

    1.1术前我国的医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疾和毁容等[1]。术前患者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有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该手术的巡回、器械护士于手术前一天内对患者巡访。首先查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然后与分管护士进行病情及护理情况的交接。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助于患者对治疗有更多的了解,此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1)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耐心听取患者此时的心声,其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2)利用专业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给患者介绍疾病和手术,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分析手术的利弊,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患者的提问,以消除患者顾虑。向患者详细地介绍手术程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并教授患者必要的疗养技巧。例如:自我精神松弛法;术后各个部位放置引流管的时机、保护、更换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后咳嗽、呼吸的技巧;术后锻炼注意事项;床上排便排尿的训练;如何减轻切口疼痛方法等。用温暖的的话语,使患者在愉悦的氛围中对术后相关护理措施有一定的了解。在对患者进行宣教的同时及时评估患者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及决策能力,了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其的误解,使之正确、全面掌握手术的相关知识。(3)增强患者家属和社会的支持,术前安排与手术成功的患者同住一室,能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使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和谐的护患关系、家属和社会的支持及高度的信任是成功进行心理治疗的前提[2]。
, 百拇医药
    1.2中期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应同相关人员一道去接患者,抵床边后以温和的交谈方式了解患者的睡眠、术前用药、术前心理活动等并实时给予安慰,使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得到释放。术中护理: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医护人员态度要亲切和蔼,语言要通俗易懂,在患者面前不能窃窃私语,尽量不使用患者比较敏感语言。在进行麻醉护理操作时,要做好患者相关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术中,操作要做到准、快、轻、稳,尽最大努力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待麻醉完成后,根据手术的需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持输液管道、导尿管引流通畅,同时应积极预防褥疮。冬季,及时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注意为患者保暖,可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保暖。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报告,使医生迅速做出判断,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和麻醉的工作,确保手术进行顺利。在手术中器械护士要做到眼疾手快,避免拖泥带水,而使手术的时间延长,使手术的危险性增加。

    1.3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最迫切知道的就是手术成功与否,护士应尽早告诉其手术情况,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安心养病。术后,麻醉药效过后伤口的疼痛,体位的不适,对管道的不适应,再加上患者身体的虚弱,往往情绪不高,不愿与其他人沟通交流,护士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患者所处的环境舒适,协助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保持病室安静。巡回护士应守护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意识、神态的变化,详细记录尿液的量、色及性质,及各大管道的引流情况。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再将其护送回病房,同时向病房责任护士交代清楚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相关注意问题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向患者详细交代康复指导及注意事项,早日康复。
, http://www.100md.com
    2效果评价

    (1)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生。由于焦虑恐惧等负性因素的减弱,生理指标平稳,耐力增加容易接受麻醉并易成功,使手术顺利,减少术中损害的发生。(2)患者安心、家属放心。手术护士术前术中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感到与 有关的医护人员都关心他,也很重视他的手术,从而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3)增强手术室护士工作责任心,提高与患者的交往能力各技巧。

    3讨论

    无论何种手术,对患者都是一种应激刺激,不仅有身体上的创伤性刺激,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严重的消极心理反应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并且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护理不同于临床护理,其根本特点在于它通过护士的态度、言行举止等有意识地影响患者,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而达到加速康复以提高生命质量。因此,护士应及时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康复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帮助其顺利渡过手术期,并取得最佳康复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生活状态及对疾病认识,因人而异制定出可行的护理计划,实施可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时消除患者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使手术患者安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因此对围手术期患者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日常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有相当的作用和价值。在特定条件下,心理护理常常会优于日常基础护理的疗效。心理护理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祛除心理反应,促进身体康复,从而体现出其的医疗价值。这就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丰富的护理经验、娴熟的护理技术,同时还应富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对患者的爱心,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心理学知识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以保证手术的成功,使患者早日痊愈[3~5]。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胡佩诚.医护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69.

    [2]冯玉玲,孙玉姣,江晓琛.心脏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74.

    [3]白正艳.胸腰椎骨折患者6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3):84-85.

    [4]任国华.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15-116.

    [5]刘素萍,贺梅英,肖芳,等.介入热化疗治疗腹腔盆腔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07-108.

    【收稿日期】2011-07-06, http://www.100md.com(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