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
编号:13760650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8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外科;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损伤,由于其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细致、及时而准确的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和恢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抢救成功率。2007年~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9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64例,女28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5岁。损伤类型:严重颅骨骨折19例,脑干损伤15例,颅内血肿56例,多发性损伤2例。

    12治疗措施手术行血肿清除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非手术治疗:脱水、营养神经、激素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
, 百拇医药
    13治疗结果本组治愈25例,好转29例,未愈17例,死亡21例。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1意识患者的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及颅内压高低的重要指征,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入院后如果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要考虑颅内血肿的形成。并注意观察昏迷的深度,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如原来烦躁不安的患者突然转为安静则示意病情恶化。要及时汇报医生做好相应处理[1]。

    22瞳孔应严密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注意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如何。如果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则提示颅内血肿的形成。瞳孔的变化也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

    23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出现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变慢而深,则提示颅内压高,应立即汇报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 百拇医药
    3做好专科护理

    31卧位脑损伤后应严格卧床休息,如无血容量不足情况,应采取头高足低位,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预防脑水肿。烦躁不安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并注意观察使用约束带部位的血运情况;昏迷患者应保持肢体功能位[2]。

    3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昏迷患者如有舌后坠,要用舌钳夹出,并在口腔内放通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3脑室外引流的护理有脑室引流管的患者应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一般抬高侧脑室水平15厘米,根据医嘱控制每日脑脊液的引流量,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详细记录。更换引流袋时应注意无菌操作[3]。

    34脑脊液漏的护理有脑脊液耳漏或鼻漏者,禁忌填塞或冲洗耳鼻,严禁抠挖耳鼻预防颅内感染。尽量取头高位或脑脊液漏侧卧位。嘱患者勿用力咳嗽、擤鼻涕及用力排便,以免造成颅内压升高。
, 百拇医药
    35高热的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出现中枢性高热,应使用冰袋或冰帽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或冬眠降温。嘱患者多饮水及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并及时复测体温[3]。

    36眼睑不能闭合者的护理对眼睑不能闭合者,可用抗生素眼膏将眼裂涂满并以凡士林纱布盖好,以免发生角膜溃疡。

    37加强营养营养支持对脑组织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伤后或术后4~5 d可给予鼻饲饮食,开始时应少量多餐,鼻饲温度38 ℃~40 ℃,灌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返流。每次注食少于200 ml,注食时抬高床头30°。

    4加强基础护理

    41皮肤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翻身计划,一般1~2 h翻身一次,对受压部位进行有效按摩,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及时更换潮湿或污染的衣服及床单。

    42口腔及会阴护理对禁食或昏迷、有保留胃管的患者每日行口腔护理两次,以预防口腔并发症及感染。对留置尿管患者应保持引流通畅,每日行会阴擦次两次,防止感染,并观察尿液的色、量的变化,及早发现问题。
, 百拇医药
    5恢复期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后易引起偏瘫和失语,往往遗留多种生理功能障碍,运动时应在护士指导下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运动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要求肢体的每个关节都要活动。我们要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科学规律地进行功能康复锻炼[4~6]。

    6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及脑水肿是减少死亡的关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徐芝芳,张为朵.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4):311

    [2]陈靖,杨瑞兰.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32
, http://www.100md.com
    [3]李次发,温德树.医疗模式的变迁与颅脑损伤领域引入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现状.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89-191

    [4]苗锋,刘希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与救治.中国全科医学,2005,(14):1170

    [5]孙来花,王云霞.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6):99

    [6]张宜波,王中.老年颅脑损伤的救治分析和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1):32-33

    【收稿日期】2011-07-29, http://www.100md.com(朱莹莹)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