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2
编号:13759471
200例冠心病的治疗与预防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2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预防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升,有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知识的缺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这些现状,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6月成立了“冠心病活动中心”,通过建立合理护理干预模式及相关健康教育,以达到控制原发病,降低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降低患者再住院率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笔者所在医院病房就诊及出院的冠心病患者随机选择200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25例,女75例;年龄34~8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0例,中学89例,小学以及下51例;患者自愿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

    1.2方法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填写生活方式评估表,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肥胖等19项内容由专人进行调查,向每例调查对象询问,选择或直接回答,采用医生、护士、家庭共用参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每3个月对上述表格进行复评1次,评价干预效果。随访2年,观察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后生活方式改善及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再次住院情况。
, http://www.100md.com
    1.3干预内容(1)健康教育干预: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的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方案。专人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分别在出院后半年内每月进行电话随访,再次进行评估、收集资料,依据循证得到的证据不断调整健康教育方案;指导按时按医嘱服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季度1次;进行健康知识竞赛,患者联谊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小册子,开通健康咨询热线;(2)生活方式干预:从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活动、心理平衡等5个方面对患者在加入活动中心前后进行对照干预;(3)个体化的用药监控:根据患者的病情、血压、血糖、血脂,医生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每季度调查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督促患者按时按医嘱服药,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督促定期随访,评估服药效果。

    1.4评价指标随访2年,以了解生活方式的改变、危险因素的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观察时间点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 百拇医药
    2结果

    2.1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情况变化比较:加入活动中心后患者生活方式较加入活动中心前明显改善,包括戒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情绪、减轻体重、适量体育锻炼。入活动后2年冠心病患者高盐饮食、缺乏运动、情绪激动的情况有了进一步改善,较入活动中心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前后主要危险因素控制比较:入活动中心1年及2年后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均较加入活动中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活动中心后2年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入活动中心后1年进一步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我国多数冠心病患者尚未建立起健康生活方式,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希望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知识,给患者治疗性建议后,如果不做任何定期的强化干预,许多已改变的生活方式不久又会回到患者生活中去,更积极的定期强化,可获得更显著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成立“冠心病活动中心”,让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配合治疗计划,护士每季度以电话或家访形式与患者联系,督促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按时按医嘱服药。本中心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建立了健康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因主要不良事件发生再次住院均为因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未按医嘱服药、未严格执行干预计划者[1]。
, http://www.100md.com
    成立“冠心病活动中心”后,护士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掌握每位患者的不良习惯到个体化,有针对性教育、有效地解决患者个体存在的问题,让其知晓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性,使患者产生信念,主动去改善自己的不健康行为,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杂、咨询、指导保证了冠心病教育的连贯性和重复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2]。

    教育患者如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何用药,如何锻炼。患者认识到冠心病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后,就会尽量去避免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这就是二级预防。

    参考文献

    [1]范秋,张丽敏.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7.

    [2]王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63-64., 百拇医药(张玉清 陈世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