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0
编号:13744091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4个月后,干预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慢性精神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精神病; 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077-02

    生存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1]。慢性精神患者病程迁延,间歇发作,反复住院治疗,仍有残留症状,有的患者长期不能出院,严重者逐渐导致精神衰退[2]。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康复十分不利[3-4]。本文旨在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相应护理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长期住院的精神病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CCMD-3有关精神疾病的诊断;(2)病情稳定;(3)活动自如,无重大躯体疾患,无肢体残缺;(4)无严重不良药物反应;(5)连续住院5年以上。符合条件的58例患者中,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38例,高中12例;年龄28~81岁,平均(42.97±10.68)岁,病程6~45年,平均(17.32±8.47)年,住院时间5~14年,平均(8±3)年。其中,精神分裂症48例,心境障碍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体育活动训练。体育活动训练小组制定患者训练科目,如散步、做健身操、慢跑。制定训练计划,每日上午室内做操30 min,天气允许时,室外慢跑15 min及做操20 min。每日午餐后、晚餐后各室内散步20 min。各项训练前,护士告知患者体育活动训练的意义,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充分考虑患者的安全,专门设计动作,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要领的形式,采取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大部分患者的学习进度推出新动作。(2)音乐疗法。依据患者学习能力,每1~2周推出一首大部分患者想学的歌曲,备好歌词,人手一份,每日播放30 min,隔日护士教唱一次,每次30 min,逐渐的教会患者唱歌。(3)心理干预。采用“你说我听”和“我说你听”的每周一次的主题活动,鼓励患者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帮助患者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鼓励患者表达不适,并向其讲解有关疾病及药物知识。 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
, 百拇医药
    1.3 评价方法

    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4个月后进行评估,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定,QOL-BREF量表能够产生四个领域的得分。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即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再乘以4,得到结果与QOL-100的得分具有可比性[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生存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全面低下,提示选择合理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加强心理关怀可提高其生存质量[5]。

    本文中入选的慢性精神患者均为长期住院患者,由于社会偏见、家庭不愿接受或出院后无人照料而长期住在医院,缺乏回归社会的客观条件[6]。受精神疾病本身的影响,患者生活懒散、被动,部分精神患者逐步走向衰退,社会功能下降甚至逐步丧失,患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事想做或无事可做的状态。在利于患者的前提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组织患者有选择性的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大脑功能的康复,使患者情绪松弛,避免沉浸在病态之中,恢复和增进患者正常的社会参与。音乐疗法改善了患者生活情趣,便于抒发情感,使心理上得到满足[7]。进行心理干预,鼓励患者表达,提供机会引导患者交流,改善了其部分社会功能。

    本研究显示,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与干预前均有显著提高,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本研究患者的局限性,未能将患者家属纳入干预对象当中,可以在今后相关研究中改进。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方积乾,郝元涛,刘凤斌,等.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7,36.

    [2]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52.

    [3]唐文淑.临床护理路径对康复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8):4996.

    [4]宋红霞.心脏移植患者等待供体期间的心理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17.

    [5]伍毅,王军,陈志敏,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86-87.

    [6]余西金,吕锋,刘晓鹏,等.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6,6(3):145.

    [7]曹新妹.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5.

    (收稿日期:2012-07-12)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徐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