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338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乙肝组和正常组的免疫球蛋白M、A、G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乙肝组的IgM、IgA、IgG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乙肝病情的加重,轻度乙肝组、中度乙肝组、重症肝炎组IgM、IgA、IgG的水平逐渐增高(P<0.05)。经治疗后,恶化者的IgM、IgA、IgG的水平显著高于好转者(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判定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056-0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传染性疾病,其起病缓慢,多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较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慢性乙肝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据报道HBsAg阳性人口占总人口10%~15%,除了急性感染外,部分患者可以慢性化,甚至演变成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害着我国国民的健康[1]。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状况的监测,是保护乙型肝炎患者,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肝脏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与体内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机体免调节功能紊乱是造成乙肝病毒(HBV)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肝功能损伤有密切相关。为探讨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检测价值,现对笔者所在医院68例慢性乙肝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肝的患者(乙肝组),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32~82岁,平均(46.1±4.5)岁,病程3个月~18年,平均(5.1±3.5)年;无明显的心、脑、肾病史,排除合并其他慢性肝脏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Wilson病等,排除失代偿肝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近半年未经过正规抗病毒治疗,无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应用禁忌证。将该组患者按照病情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乙肝组、中度乙肝组、重度乙肝组以及重症肝炎组,分别有21例、25例、11例、11例。另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为研究对象(正常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1~80岁,平均(45.8±5.3)岁,该组无急慢性心、肝、肾疾病,近期内均未出现感染,近期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及免疫制剂,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检测方法

    抽取乙肝组、正常组的清晨、空腹12 h、肘静脉血2~3 ml装于专用抗凝管混匀,1 h内以3000转/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置-20 ℃冰箱保存,用于测定免疫球蛋白M、A、G水平的测定,采用由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用于IMMAGE 800仪器,测试方法为免疫比浊法。

    1.3 治疗方法

    乙肝组患者入院后均在保肝、对症治疗的4~8周后,采用(葛兰史克公司生产)治疗,口服1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48周。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做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各组之间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乙肝组的IgM、IgA、IgG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乙肝病情的加重,轻度乙肝组、中度乙肝组、重症肝炎组IgM、IgA、IgG的水平逐渐增高,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乙肝组的免疫蛋白水平与重度乙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乙肝患者预后的关系

    经治疗后,病情好转者42例,恶化者26例,恶化者的IgM、IgA、IgG的水平显著高于好转者(P<0.05)。

    3 讨论

    近年来,许多研究多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对肝组织的损伤由机体的一系列特殊的免疫反应造成了肝细胞的损伤[3]。免疫球蛋白是浆细胞致敏后产生的具有抗体活性的血浆球蛋白,肝细胞损伤后会引起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增高,免疫球蛋白的增高是为了抵抗机体的急、慢性感染,减轻自身免疫疾病所带来的伤害[4]。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肝细胞坏死产物有强烈的非特异性佐剂作用,致使球蛋白增加。(2)体内病毒的持续存在和自身抗原的刺激,激活机体多克隆B淋巴细胞,产生多种抗体。(3)肝脏的枯否氏细胞功能障碍,不能清除及处理自身或异物抗原[5]。体内肝细胞所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损伤程度不同,免疫球蛋白的上升水平也不同。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肝组的IgM、IgA、IgG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这提示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作为判定乙肝感染的参考指标。随着乙肝病情的加重,轻度乙肝组、中度乙肝组、重症肝炎组IgM、IgA、IgG的水平逐渐增高,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免疫球蛋白可作为乙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结果还显示,恶化者的IgM、IgA、IgG的水平显著高于好转者(P<0.05)。这提示免疫球蛋白可作为乙肝患者治疗预后的参考指标。因此,对乙肝患者可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为肝病患者病情分型提供依据。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判定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丽坤.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意义[J].河北医药,2012,34(2):284-285.

    [2]覃小梅,谭晓明,秦玉兰.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9):702-703.

    [3]唐昭喜,欧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08-1209.

    [4]钱金娟,裴豪.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4):198-200.

    [5]福军亮,王福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免疫调节治疗[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4):300-304., http://www.100md.com(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