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9327
玉龙县2007—2011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木云仙 杨铁龙 和皋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近年来玉龙县流动人口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玉龙县流动人口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1月-2011年12月玉龙县均未发现甲类传染性病例。流行性较强的乙类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猩红热、HIV/AIDS、淋病和梅毒,而丙类传染性疾病是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风疹和麻风。结论:玉龙县医护工作人员对流动人口重点开展病毒性肝炎、痢疾、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和感染性腹泻,需加强这些流行性较强的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和教育,做好防治工作。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传染病; 发病情况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8-0080-02

    传染病是指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性强的疾病,是某种生物病原体通过人或动物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不同媒介而发生的病原性传播[1]。根据传染性的强弱和死亡率高低,将传染性疾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非典”后,我国加大了对传染性疾病的重视[2]。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2003年由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区县分设后的原身。近10年来随着玉龙新县城的加快发展,特别是旅游事业的发展,流动人口逐步增多,传染病传播影响越来越大。为掌握传染病发病情况,本文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玉龙县流动人口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玉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室及传染病防治科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2月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传染病流动人口及常住人口的不同并进行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